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

ID:52188095

大小:90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02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件 中图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考纲展示热点透视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以区域图、模式图、联系图为背景,以热点问题为材料设置问题情境,考查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理要素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如2011年广东卷第9题。考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下垫面因素、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表所示:[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图中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P、Q两地7月的气候特征分别为:P__________,Q__

2、________。(2)阿拉伯半岛和马达加斯加岛的纬度位置相当,但二者气候差异十分显著,试分析其原因。(1)洋流性质的差异(或①地附近有暖流经过,②地附近有寒流经过)炎热少雨温和湿润(2)阿拉伯半岛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形作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年均温较高,西岸相反;P、Q两地均为地中海气候,只不过分属南北半球,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两地气候特征截然不同;马达加

3、斯加岛受暖流的影响,再加上地形的作用,降水多,东岸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岸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阿拉伯半岛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形成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1.气候形成因素关联示意图2.气候要素分析分析气候的形成因素,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海拔、坡向)、洋流等。一般来说,分析大范围等地区气候形成原因,可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两个不同地区的同一气候类型分布区形态的不同,或异常气候类型的分布,更多地侧重于从地形、洋流等几个方面找原因,如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侧气

4、候类型不同、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等,都与地形和洋流有关。1.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①②两地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迎风坡B.沿岸有暖流经过C.全年高温多雨D.季节变化明显(2)下列关于③④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年四季受信风带控制B.气候特点差异大C.形成明显的干湿季节D.海陆位置是形成两地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原因(1)D(2)C①②两地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两地是由于均处在迎风坡和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下共同形成的;③④两地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

5、控制,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考点2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才形成的,这种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而气候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25亿年前至今,地球的气候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也正是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并且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才形成的。考点2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6、特别提示】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两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例2]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

7、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1)A(2)D第(1)题,从图中等高线数值上可看出,艾丁湖的湖面低于海平面,①正确;从等高线的疏密特点上看,古湖盆北部等高线稀疏,南部密集,由此判断古湖盆地势北缓南陡,②错误;从图中可看出,艾丁湖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在减弱,③正确;艾丁湖为咸水湖,随湖泊面积的减小,湖水盐度会增大,④错误。第(2)题,“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应主要考虑自然原因的影响,因为在此变化过程的早期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A错误;绿洲萎缩不会影响湖泊面积的变化,

8、而绿洲萎缩的原因可能是受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B错误;从图中可看出,从古至今,湖区及周围的地势特点没有多大的变化,湖区中心位置最低,湖区汇水面积没有太大的变化,C错误;而在这漫长的变化过程中,全球气候越来越暖,是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读图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