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

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

ID:52189136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4

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_第1页
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_第2页
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_第3页
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_第4页
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 反思 三年级《金子》 徐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2.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诵读,了解“真金”的含义。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课文。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金子》,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金子。二、精读感悟,悟中明理。1•彼得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2•出示课文第七自然

2、段,指名读。凸显“不无骄傲”:你能给它换个词吗?(非常骄傲,非常自豪。)指导朗读:谁能带着“不无骄傲”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3•为什么说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呢?我们跟随彼得一起去塞纳河畔看一看。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直线描写淘金者的句子。(1)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课文中说什么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萨文河畔?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2)这些淘金者蜂拥而至后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3)淘金者们多么失望啊,谁能读出淘金者的失望。(指名读)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

3、员。齐读第2、3自然段。用横线出描写彼得淘金的句子或者是词语。(2)出示句子和重点词语,从这儿你可以看出彼得和其它淘金者有什么不同?板书:淘金勤劳(3)仅仅是埋头苦干还是不够的,在这块土地里,彼得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却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彼得该多失望呀!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彼得付出的辛劳和随之而来的失望。请男生读2、3自然段。四、学习4・6自然段1.彼得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他走成了吗?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彼得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梦想寻找真金的呢?板书:寻找真金2.来,看课文中岀现了一个词。(出示若有所悟)知道什么叫“若有所悟

4、”吗?3•彼得由什么“悟”出了什么?(1)请你来读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彼得悟出了什么呢?用波浪线画出彼得悟出的句子。哪他是如何想到种花的呢?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只有彼得一个人看到了?(2)读到这儿,你又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善于思考(3)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帮助彼得走上了实现梦想的路。彼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4.说干就干,彼得开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花了。看图中画的就是彼得。说说彼得正在干什么?彼得只是今天给花苗除草吗?只是今天顶着烈日干活吗?引导句式练习: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彼得O夜幕降临时,彼得。

5、烈曰炎炎下,彼得。暴风骤雨时,彼得」5.引读第6段,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彼得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想不想亲眼去看看彼得山地里的鲜花,(演示课件)同学们,这花怎么样?这美丽的鲜花浸透了彼得多少汗水。6.在淘金吋我们能看出彼得是个勤劳的人,在种花吋,我们也能看出彼得是个勤劳的人,看来,要获得成功,“勤劳”和“善于思考”一样是获得成功必备的品质啊。五、解疑,获得真金学习第七自然段彼得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难怪他不无骄傲的说一一出示最后i段彼得的话。1•谁来读读彼得的话?你觉得彼得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怎样?2•你知道彼得在为自己的什

6、么骄傲吗?(板书:获得真金)3•彼得是真的找到金子了吗?他是如何实现口己梦想的呢?小结:想要实现梦想必须是勤劳加上善于思考。(板书:实现梦想)六、学法小结1•回顾整篇课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学习的吗?2•出示学法指导,小结学法。七、拓展阅读彼得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有一位淘金者也来到了这里,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來自学这篇小短文。1.出示李维•施特劳斯资料。请同学们自由读短文,小组交流,完成练习。2.反馈交流: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八、总结拓展1•本学期我们在课本中同样认识了许多拥有优

7、秀品质的人,你们还记得他们吗?(课件出示)2•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这些品质,谁就已经走在了实现梦想的路上。这些品质是如此宝贵,甚至超过了金子的价值,能创造无限财富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要想,只有板书设计:22金子淘金寻找真金获得真金勤劳善于思考实现梦想・《金子》教学反思《金子》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从彼得的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金子”,所以我想以文本为载体,以朗读为桥梁,以合作为踏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宗旨,积极主动地挖掘课堂中的

8、闪光点,让孩子在语文课上也能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