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研究7.ppt

初等教育研究7.ppt

ID:52192200

大小:3.7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02

初等教育研究7.ppt_第1页
初等教育研究7.ppt_第2页
初等教育研究7.ppt_第3页
初等教育研究7.ppt_第4页
初等教育研究7.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等教育研究7.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节日本初等教育学制一、历史沿革(一)现代初等教育学制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1.1872年日本颁布近代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标志着日本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2.1907年,4年制义务教育就学率超过97%;3.1909年,根据《小学校令》(修改)的规定,普通小学的学制由4年增至6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高等小学有2-4年不等;4.1919年后,6年制小学入学率达到99%。(二)完成义务初等教育普及时期1.1941年3月《国民学校令》及《国民学校令施行规则》将普通小学和高等小学统一改称为国民学校,学制8年为义务教育;2.1946年《日本宪法》明

2、确了国民的受教育权利;3.1947年《教育基本法》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理念,制定了“建立民主、文明的国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作出贡献”的教育理想目标;4.1947年《学校教育法》规定了6-3-3-4制,公布了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5.1953年7月《关于义务教育的答询报告》强调坚持六三制度,努力解决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困难和障碍。(三)后义务教育时期1971年6月中教审发表《为充实和调整将来学校教育的基本措施》的答询报告,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二、现状与改革1.1985年6月,临教审《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答询报告》提出“重视个性,它是改

3、革所有内容的基本原则”;2.1986年4月,临教审《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答询报告》提出面向全国21世纪的教育目标;3.临教审《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三次答询报告》(1987年4月)和《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答询报告》(1987年8月)共同强调终身学习体系下各级教育的对策和改革措施;4.1996年7月,第十五届中教审提交《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孩子们都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的答询报告,提出培养生存能力是日本儿童教育的基本问题;5.2003年4月,文部科学省发出了《促进文教、科学技术发展的措施——2003年度的展望》针对初、中

4、等教育提出了“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提高学生“扎实的能力”、充实“心灵的教育”。第八节中国初等教育学制一、历史沿革(一)清末民初1.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2.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的颁布为中国现代学制之始;3.1912-1913年陆续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4.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壬戌学制),类似于美国六三三制。(二)国民党时期1928-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区,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沿用1922年学制,未再公布过新的学制系统。二、现状与改革1.1951年1

5、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过渡性质);2.195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确定了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3.1963年前后,中国教育质量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4.文革十年,中国的学制遭到严重的破坏;5.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从教育体制入手推动教育事业发展;6.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描绘了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7.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现

6、行学制作出了规定;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推动教育事业进入深刻变革的新阶段;9.2003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突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新导向。第九节国际初等佳偶学制发展的若干趋势一、初等教育所担负的任务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任务:就业——发展终结性教育——基础性教育儿童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二、发展中国家注重实施全民教育以推动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民主化全民教育满足所有人基本的学习需要普及化全纳教育:尊重残疾儿童三、众多试验学校的产生与发展1907年,奥维德·德可

7、乐利(比利时)创建了布鲁塞尔生活学校,主张“自由教育”,提出了“从儿童出发”的著名公式。一、添加材料教学“功夫”——加术二、添加图片三、添加绘画四、添加音乐五、添加动作“部”与“陪”六、添加情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