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练习题.doc

东南亚练习题.doc

ID:52193594

大小:8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4

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1页
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2页
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南亚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东南亚》练习题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1~2题。1.图示区域物产丰富,盛产(  )A.铜矿、小麦B.亚麻、锡矿C.煤矿、天然橡胶D.水稻、锡矿2.下列对图中M、N两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位于河口三角洲B.全年高温多雨C.水路交通都很便利D.自然灾害频发3.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与M地的气候特点最相符的是()CD读右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4~5题。4.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

2、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5.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读某区域略图,某日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回答7-8题。6.该船计划在M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A.锡、天然橡胶、油棕B.锡、稻谷、石油C.锡、金刚石、石油D.

3、天然橡胶、油棕、稻谷7.不适宜Q国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是()-3-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A.航运业B.出口加工工业C.旅游业D.农业8.当该船航行至Q国附近海域时,海面风平浪静,原因最可能是()A.周边岛屿削减了风力B.洋流阻碍了波浪的形成C.当时的季风偏弱D.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无风带9.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6°E)发生8.7级强烈地震。随后产生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             

4、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2011年1月1日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周岁生日。一年来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方投资合作也在提速。读中国—东盟自贸区局部图,回答10~11题。10.图中①~④代表的四个城市,气候方面的相同点是()A.气候类型一样B.全年皆高温C.全年盛行风向一致D.降水量季节分配一致11.该地区的主要物产不包括()A.石油B.锡C.橡胶D.可可1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P、Q

5、两地气候在特征及成因方面的异同。(2)甲乙两图所示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要评价两国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13.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东南亚》练习题参考答案22(1)同:两地均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明显;两地气候的形成均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异:P地全年

6、高温,Q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P地气候的形成,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2)两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有利条件: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沿海有平原,地形平坦。不利条件:多水旱灾害;山地多平原少。23.(1)地形、地势:西(西南)部为山地,东(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热带雨林。(2)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有利: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

7、流,降水多,不利于施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