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ID:5219424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6

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_第1页
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_第2页
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所谓创造,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所谓创造力是指人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人的创造才能,他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的初中学生有很强的创造潜力,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的祖先经过人类几十万年与环境斗争并传递下来的人的才能和精华。劳技课给了学生表现并发展这种能力的机会,诚如初一劳技教材前言所言:手工制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将纸片、纸板、泥、石、竹木、塑料、金属片等材料甚至废品加工成具有个人价值的工艺美术品的过程,确实是一个创新

2、的过程。尽管初一学生所表现的创造力受其心理特点制约,尚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的阶段,但作为劳技教师必须认识到这却是其他更高层次的创造力的基础。如果我们教师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实践,用新的方法去思索,去操作,去完成,就是他们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他们的创造力便能不断得到发展。二、激发学主的创造欲望要使学生人人成为实践的参与者必须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但在劳技课教学中,如果仍停留在“要我做”上,创作欲望哪里来呢?因此每一堂劳技课的导入应立足于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新学年的始业教育尤为重要,除了简介教育内容、方法、有关制度外,在讲解开设该门科目的目的意义过程中,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仿效伟大的科

3、学先驱爱因斯坦,用自己的双手,在实践中成才。此外,教师的新课导入应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产生“我要做”的强烈愿望,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开端。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明确学习的榜样,注意营造不断进取,赶超先进的氛围。三、鼓励独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有的学校虽然也按课时开设劳技课程,但学生缺材料,少工具,教师或自己不会操作,或怕学生操作易出事故,比理论课难管理而尽量不安排学生操作。这样,仅仅从本到本,从条条到条条,教学做不一,只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几堂课下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也会受到损伤,因为“光讲不练是假把式”。而有的学校订了配套材料,学生为了省时省力,往往仅满足于按图索骥,简单模

4、仿,作品千篇一律,极少独创性。为此教师既要让学生有实践的材料、工具,分配好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的时间,还要经常鼓励独创。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完成复杂的操作活动是促进大脑皮层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陶行知先生一生重视“知行合一”,为了强调实践比认识更为重要,乃至将自己的名字再次改为“行知”。先生有歌谣曰:“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此歌谣即使在今天仍有告诫我们“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作用。歌谣题目为《手脑相长歌》,顾名思义是要我们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促使理论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

5、做人,学会共处,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当然,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不断累积,由量变到质变。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提要求切忌一刀切,应当分层次要求。对于中下程度的学生,允许先模仿,因为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对于中上程度的学生,则应要求独创。除了评定作品等级时将独创加等评定作为考核硬条件规定以外,教师应经常表扬具有独创性思维和独创方法、技能的作品及作者,以收到强化刺激的效果,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综上所述,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技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