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

ID:52203282

大小:353.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_第1页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_第2页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_第3页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_第4页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第3O卷第1期传感器与微系统(TransducerandMicrosystemTechnologies)5。研究与探讨p<=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龙昭华,闭云松,蒋贵全,高明军(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400065)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在大规模网络应用时出现的问题,通过对Siphon协议的研究,提出一个基于分簇网络结构的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并采用多信道的方法解决簇间传输干扰问题,在保证节点有效利用能量的同时提高WSNs的数据传输性能。介绍和分析

2、“漏斗效应”和Siphon协议,对平面网络结构和分簇网络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Siphon协议应用于分簇网络的可能性,并说明基于分簇网络的多Sink多信道传输方案的设计思想。阐述方案的具体实现,通过硬件平台和仿真软件对方案进行实验证明:该方案有效。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控制;分簇;虚拟Sink;多信道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787(2011)01-0005-05Multi.Sinkmulti.channelstransmissionschemeinclusteredw

3、irelesssensornetworksLONGZhao—hua,BIYun—song,JIANGGui—quan,GAOMing-jun(CollegeofComputerSciencesandTechniques,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Abstract:Aimingattheproblemsoflarge—scalewirelesssensornetworksandbasingonthe

4、studyonSiphonprotocol,amultiSinkmulti.channelstransmissionschemeinclusterednetworkiSpresented,todealwiththeinterferenceamongclustersbymulti—channelsandimprovetheperformanceofdatadeliveryandensuretheenergyefficiencyofwirelesssensornodes.The“funneleffect”andS

5、iphonprotocolareintroduced.followingbytheanalysisonclusternetworkandthedesignschemeofmulti—Sinkmulti—channelstransmission.Thedetailcontentofschemeisillustrated.Theschemeisprovedbyhardwareplatformandsimulationsoftware.Theexistingproblemsandthefutureresearchd

6、irectionarepointedout.Keywords: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s);transmissioncontrol;cluster;virtualSink;multi—channels0引言节点承载的流量较大,容易引发拥塞。这一现象被称为在节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漏斗效应”j,如图l所示。即使采用分簇结构,当节点(WSNs)中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机制,以保证网络的分布的区域较大时,簇首到网关采用多跳通信,依然无法避监测力度和数据的传输效率,是WS

7、Ns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免“漏斗效应”。因为WSNs的网络特性与传统IP网络有明显区别,因此,传统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不能直接应用于WSNsl3.4]。目前,国内外对WSNs传输控制协议的研究大多基于小规模的网络进行,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本文根据WSNs应用于大规模领域的需要,将Siphon协议多Sink的思想应用于分簇网络结构,在保证能量效率●0O的同时提高网络的传输性能。物理Sink瓶颈节点传感器节点1概述图1“漏斗效应”示意图1.1漏斗效应Fig1Schematicdiagramoffunnelingef

8、ectWSNs一般采用多对一的通信结构,因此,靠近网关的已有解决“漏斗效应”的方案可分为4类:收稿日期:2010-04~196传感器与微系统第30卷1)调节数据发送速率,如SenTCP,COMUT,Buffer—由虚拟Sink承担簇首选举的工作,减少传感器节点因base[。和CODA协议。消息交互引起的消耗,也使得簇首选举和簇的划分更合理。2)多路径分流,如,ARC。和BGR协议。3)用多信道方式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