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

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

ID:52205588

大小:724.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_第1页
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_第2页
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_第3页
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_第4页
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第2期煤矿支护35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牛福龙[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台矿,山西大同0370031摘要根据四台煤矿51215巷道地质条件,研究确定小煤柱沿空掘巷合理支护参数。试验巷道掘进初期支护效果较差,沿空煤帮最大变形约1100mm,实体煤帮最大变形约500mm,沿空帮短钢带严重扭曲,未能达到支护要求。通过优化支护参数,确定试验巷道采用锚杆、锚索配合钢筋梯子梁及金属网进行支护。现场实测表明,优化支护参数能够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要求。研究成果为复杂地质条件小煤柱沿空掘巷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坚硬顶板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参数均厚度为2.22m。试验巷道岩层柱状如图11前

2、言所示。岩层柱状厚度/m岩层名称岩性描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矿井综合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大煤矿的年产量也随之增长,●●●粉砂岩,深灰色.富含植物化这必然将加快煤炭资源的枯竭。为了尽可能6.14石、煤屑、铁质及黄铁矿结核;细粉砂岩互屡l2.27细砂岩,灰色,含黄铁矿结核,提高煤炭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小煤具水平微波屡理。柱沿空掘巷逐渐在各大矿井推广开来。而各/矿地质条件不尽相同,使得沿空掘巷的支护2.22粉砂岩灰白色,含大量黄铁矿,向下方式也不同[1]。0_6.66粒度变粗。本文以四台矿12412盘区51215回风巷为试验巷道,对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参数●●3.85灰色,岩性变化大,砂质页岩进

3、行优化,为大同地区沿空掘巷提供借鉴。细砂岩0-Ill57致密,有时夹有煤线和黄铁矿。’’2.432地质概况2煤12煤.35—2.59}0.21砂质页岩暗灰色,致镪,较软,古煤粒。I\0.4212412盘区51215巷东邻盘区巷,南部为上工作面采空区,北部均未开拓。根据.

4、0.21煤半睹型,古较多煤炭和黄铁矿0-0.43。相邻12层81213工作面地质构造揭露情况4.36细砂岩灰色,含大量煤屑及小量铁质,0m6.2l泥质胶结,水平层理。推测,掘进区域内无大型地质构造。煤层平均厚度为2.43m,与上覆8煤层层间距最图I岩层综合柱状大68m,最小60m,平均64m。巷道宽度为3.8m,高度为2.7

5、m,沿顶3小煤柱宽度确定板掘进。直接顶为细砂岩,夹有煤线或黄铁石,平均厚度为3.85m。老顶为粉砂岩,平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弹塑性理论计算合2015年第2期煤矿支护375试验巷道优化支护小煤柱巷道在掘进与回采期间围岩变形强烈,巷道压力主要来自小煤柱一侧~3-4]。实际上,在上区段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小煤柱已遭受严重破坏,而试验巷道的顶板岩层又偏硬,这使得巷道帮部支护变得尤为重要引。为了有效控制巷道变形,避免出现前期由于短钢带变形失效而使巷道变形难以控制的情况,试验巷道顶板和两帮都统一用钢筋梯子梁,使整个巷道断面的锚杆支护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严格控制巷道掘进空顶距离,图4优化后的巷道支护示惹断面图使巷

6、道达到及时支护。巷道两帮最大变形速率为12mm/d,两5.1顶板支护帮最大移近量达到37mm,其中实体煤帮移选用直径22mm、长2200mm的高强无近量为15mm,占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的纵筋左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850×80040.5;沿空煤帮移近量为22ram,占巷道(ram),每排布置5根锚杆。采甩树脂药卷两帮最大移近量的相对移近量的59.5。加长锚固,配合钢筋梯子梁和菱形金属网支顶板最大变形速率为9mm/d。巷道顶护。锚索为直径21.8mm、长6000mm的钢底最大移近量达到23mm,其中顶板下沉量绞线,间排距为1600×1600(mm),按2—为8mm,底鼓量为15mm。巷道顶板整

7、体3—2布置。离层量最大为4mm,变化不明显,无异常5.2两帮支护变形出现,如图5所示。选用直径22mm、长2200mm的高强无(2)回采期间纵筋左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700×800工作面支承压力超前影响范围距工作面(ram),每排布置4根锚杆,采用树脂药卷煤壁约为45m,其中24m以内为支承压力加长锚固。配合钢筋梯子梁和菱形金属网影响增高区。在支承压力影响增高区内,两支护。帮变形量较为严重,沿空煤帮最大移近量达巷道支护断面如图4所示。到185mm,占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的相对移近量的63.7。巷道顶底最大移近量达6巷道矿压观测到35mm。其中顶板下沉量为65mm,底鼓量为185mm,如图6

8、所示。6.1观测内容由于本工作面顶板围岩强度较煤体强度①巷道表面位移。大很多,使得顶板下沉量小,反而以底鼓现②顶板离层。象较为明显。但由于巷道两帮及顶板均采用6.2观测结果高强度螺纹钢锚杆加钢筋梯子梁并配合金属(1)掘进期间网进行支护,使得巷道断面形成整体受力,巷道掘进1~4d内围岩运动剧烈,5~总体变形在可控范围之内,巷道有效使用面7d后,巷道围岩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积符合标准,如图7所示。稳定,直到受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