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

ID:52206878

大小:29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02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_第1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_第2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_第3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_第4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疗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生物反馈疗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健第一节概述一、定义: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将人体内正常的或异常的生理活动信息有选择性地转换为可识别的视觉或听觉信号(如光、声、数字、图像、曲线等),使患者经过一系列强化训练和治疗后,能够有意识地自我调节和控制自身体内的这些生理或病理信息,从而调节生理功能、消除病理状态、恢复身心健康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概述二、前景与意义:1.生物反馈疗法是对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响应,为防治各种心身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2.临床上用来治疗心身疾病和神经症等,也是神经康复

2、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概述3.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成为一种减压和心理训练方法。4.生物反馈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模式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二节治疗原理及作用一、治疗原理(一)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人体的主要调节方式。它包括5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治疗原理及作用2.体液调节由人体内分泌腺体和某些内脏器官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往全身,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生理功能。3.器官组织自我调节是指身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器官和组织不依赖

3、神经体液调节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治疗原理及作用(二)生物反馈生物反馈是应用人体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将人体内的各种信息(电信号、化学信号、机械信号等)通过患者自己意识的控制和反复的行为练习,来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改善身体内部调节机制。建立生物反馈必要的条件:要有将生物信息转换为声、光、图像等信号的电子仪器;第二要有人的意识参与。治疗原理及作用二、治疗作用(一)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二)调节肌肉的肌张力(三)调节脑电波节律第三节治疗技术一、设备(一)生物反馈仪的基本结构1.连接传感器2.中央分析处理器3.传出装置治

4、疗技术(二)生物反馈仪的参数1.工作范围肌电生物反馈仪信号幅度约为1~250μV。2.灵敏度根据要求的不同范围通常在0~1000μV左右。3.频响与带宽。4.音噪比。5.稳定性。6.显示方式:(1)视觉信息(2)听觉信息治疗技术二、治疗方法(一)治疗原则:1.合理、可信以及安全的设备;2.迅速、有效地反馈信息;3.正确地解释信号意义4.胜任的治疗师;5.正确的评估方法和程序;6.足够的患者教育;7.足够的治疗依从性;8.多样化的管理方式治疗技术(二)治疗前准备1.治疗师的准备(1)资质准备;(2)仪器用品准备;(3

5、)环境准备;(4)了解病情、取得相互了解和信任2.患者的准备(1)心理准备;(2)生理准备治疗技术(三)一般治疗方法1.体会肌感2.施加强化刺激3.指导语的使用(1)请闭上眼睛,舒展颈部和肩部的肌肉,把它们想象成有很多小结的绳子,而这些结正逐渐地被打开,所有的绳子松散而柔软地垂了下来;(2)我的呼吸平静、缓慢,全身放松;(3)我的全身感到放松、感到温暖;(4)我的双手好像在火炉旁,感到发热;(5)我恢复了活动。4.重视第一次训练5.实时记录治疗技术(四)具体治疗方法1.肌电生物反馈疗法(1)放松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6、(2)强化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2.手指皮肤温度生物反馈疗法3.皮肤电阻生物反馈疗法4.血压生物反馈疗法5.心率生物反馈疗法6.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技术(五)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与评价1.肌电生物反馈评价方法2.温度生物反馈评价方法3.治疗效果的评价第四节临床应用一、适应证1.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偏瘫、截瘫、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紧张性头痛、偏头痛、肢端动脉痉挛症、癫痫、口吃、面神经麻痹、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抑郁症、书写痉挛、多动症等。2.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3.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肺

7、气肿等。第四节临床应用3.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4.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小儿脊髓脊膜膨出导致大便失禁、消化性溃疡等。5.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失禁等。6.骨关节疾病包括肩周炎、急性腰背痛、痉挛性斜颈、假肢活动的动能训练等。临床应用二、禁忌证1.不愿接受训练者,不能合作者。2.5岁以下儿童,智力障碍者,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3.感觉性失语或其他交流理解障碍的患者。4.严重心脏病患者,心肌梗死前期或发作期间,复杂的心律失常伴血流动力学紊乱者。临床应用5.青光眼或治疗中出现眼压升高者。6.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血压骤然

8、升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或治疗后失眠、幻觉等其他精神症状时应及时停止治疗。7.其他任何临床疾病的急性期。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1.治疗室保持安静、舒适,光线稍暗,将外界的干扰降到最低。2.治疗前向被治疗者解释该疗法的原理、方法以及要求达到的目的,求得被治疗者的充分合作。临床应用3.治疗前要找好最合适的测试记录类别和电极放置部位。治疗后在皮肤上做好记号,以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