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

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

ID:52214337

大小:7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5

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1页
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2页
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3页
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4页
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张拉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桥梁张拉技术交底3装上限位板,注意与工作锚杯孔位准确对正(有些孔数的锚杯由于无法平衡布孔而导致具有方向性,对不正张拉时容易损坏夹片),由于钢绞线直径存在公差,可根据张拉的实际情况调整限位尺寸,在刻伤钢绞线(限位板浅)与夹片回缩量过大(限位板深)之间取得合适的限位尺寸。张拉1、千斤顶的定位安装1.1在锚杯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根据钢绞线直径大小确定限位尺寸。1.2装上张拉千斤顶,使Z与油泵相连接,千斤顶应用倒链等固定,保证与限位板紧贴正对。1.3装上可重复使用的工具锚板。装上工具夹片,夹片表面涂上退锚剂

2、或采取其它方便退夹片的措施。2、预应力张拉程序2.1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耍求后,即可进行第一次张拉。张拉时的强度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为准。2.2张拉时,应尽量保证张拉的合力作用线处在构件核心截面以内,以防构件截面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压和边缘拉力。2.3现浇梁钢束分两次张拉,在腹板確达到强度后先张拉F编号钢束,待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张拉T/B钢束。箱梁按张图纸设计顺序张拉。和伸长值双控,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超过

3、6%时,应停止张拉,等查明原因并釆取措施后再进行施工。2.5预应力张拉顺序张拉:0.15P0(总张拉吨位的15%)量测伸长量S1->O.3OPO(总张拉吨位的30%)量测伸长量52—0.60P0(如需导顶时应用)量测伸长量83/54—1.03P0(根据设计给定数值确定是否超张)量测伸长量§5f持荷3min(量测伸长量86)—回油(量测伸长量§刀2.6预应力理论和实际伸长量的量测与计算2.6.1预应力理论伸长值的计算采用精确法公式计算理论伸长值,孔道偏差系数k取0.0015,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4、U取0.25。2.6.2实际伸长量的量测及计算本设计对伸长量的量测要求测定钢绞线的直接伸长值,为此应将钢绞线伸出千斤顶尾端10cm,直接测定钢绞线在张拉前、初始张拉吨位、张拉吨位及卸荷后四种情况下的伸长值,按下式计算实测伸长量值:实测伸长量5=(52-51)*2+56-52式中:应使一6%W(「ZV)/△'W6%式中△'为理论伸长值,张拉完成回油后,查看57-56是否大于限施工。预应力张拉其它耍求1、多余钢绞线使用切割器在距锚具30mm以外的位置切割,严禁采用氧气乙规火焰等热切割。2、张拉锚固后应及

5、时灌浆,一般应在48小时内完成,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灌浆,则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锚固装置及钢绞线不被锈蚀。3、高压油泵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检查,严禁在千斤顶工作时,拆卸液压系统的部件和敲打千斤顶。4、张拉钢绞线时,必须两边同时给千斤顶主油缸徐徐充油张拉,两端伸长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张拉吋,应冇专人负责及吋填写张拉记录。5、张拉完毕,卸下千斤顶及工具锚后,要检查工具锚处每根钢较线的刻痕是否平齐,若不平齐说明冇滑束现象,如遇冇这种情况要对滑束进行补拉,使其达到控制应力。同断

6、面内滑丝不得超过一束,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第二部分预应力压浆施工方案一、压浆主要设备压浆泵1台,配套高压橡胶管3根、砂浆搅拌机1台、带阀门金属管若干根;20kg左右秤1台、计量水桶、废液桶(可用较大塑料桶)等。二、浆体的技术要求2.1.1浆体设计是压浆工艺的关键之处,合适的水泥浆应是:和易性好(泌水性小、流动性好);硬化后孔隙率低,渗透性小、具有一定的膨胀性,确保孔道填充密实、高的抗压强度、有效的粘接强度、耐久性。2.1.2为了防止水泥浆在灌注过程中产生析水以及硬化后开裂,并保

7、证水泥浆在管道屮的流动性,参加少量的添加剂如减水剂(不允许掺氯盐)。为使水泥浆在凝固后密实,则掺入添加剂如膨胀剂(不得使用铝粉)。(1)改善水泥浆的性质,降低水灰比,减少孔隙、泌水,消除离析现象。(2)降低硬化水泥浆的孔隙率,堵塞渗水通道。(3)减少和补偿水泥浆在凝结硬化过程的收缩和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2.2配合比的试拌及各项指标(1)水灰比:选用水泥浆,不大于0.4。(2)流动度:用流锥仪测定流动度,拌和好后的流动度V30S;在管道出口处流动度>15S;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比和水灰比不同,流动度也

8、不同,水灰比越大,则流动度越大。⑶泌水性:小于浆体初始体积的2%;四次连续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小于1%;拌和后24h水泥浆的泌水应能被吸收。(4)初凝时间:3〜4h。(5)体积变化率:<10%(24h)(将搅拌好的水泥浆装人玻璃量杯内,在室温下静置3h后测定)⑹稠度:在1.725L漏斗中,水泥浆的稠度14~18So(7)强度:按设计要求,标准强度不小于30Mpaoo(8)浆液温度:5°CWT浆液W25°C,否则浆体容易发生离析。三、压浆施工工艺3.1准备工作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