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pdf

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pdf

ID:52215626

大小:261.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pdf_第1页
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pdf_第2页
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低温建筑技术2015年第12期(总第210期)DOI:10.13905/j.cnki.dwjz.2015.12.014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张洪波,梅大伟(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150027)【摘要】寒地住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和地域特色,遵循寒地城市肌理,体现寒地的人情味和美学品质。找出寒地住区主要环境问题,在低碳节能理念的引导下,从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设计,提升寒地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关键词】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低碳【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13【

2、文章编号】1001—6864(2015)l2—0036—02O引言2寒地生态住区环境设计内容寒冷的气候特点是制约寒地人居环境建设的主2.1内部居住环境设计要因素,给寒地人居环境发展带来很大问题。比如2.1.1建筑设计城市缺乏活力,生态景观差。但寒地因特殊的气候环建筑单体设计上,寒地建筑更加注重向阳、保温境也独具特色,如四季分明,雪景迷人等。因此要跨与节地。严寒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持续时问长,居民越寒冷的气候障碍,从寒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寒地更加渴望充足的光照。通过整合建筑功能空间,降低环境更加适宜人类居住成为

3、建设的出发点,塑造富有南侧建筑高度,争取最大程度地获取南向光照。另寒地特色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从寒地地域特外,条式住宅和点式住宅结合布置,相互渗透,可以改色中汲取设计灵感为人们营造一个特色鲜明的生态、善日照效果见图1。宜居的寒地住区人居环境。1寒地住区主要环境问题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降低了寒地人居环境的吸引力,导致人口流失,生活质量下降。寒地住区主要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三一■■l-一一三●1一。r(1)气温低。寒地气温零摄氏度以下持续时间长,人们进行室外活动时间短。同时,由于采暖期

4、长,图1条式和点式住宅结合改善光照效果大量使用煤等非清洁能源,空气质量污染严重,城市景观灰暗。寒地住区设计的出发点应以保温为主,通建筑形态简洁、规整,控制建筑体形系数,防止热过新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转化利用来增加保温效果。量迅速流失。墙体和屋顶都要加强保温措施,维持室(2)日照时间短。寒地冬季Et照时间短,外部内温度。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设置缓冲空间,避空间利用率低。寒地设计应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通免主要使用空间与外界直接接触,形成温度保护层。过确定合理的Lt照间距,获取室内充足的Lt照条件,寒地建筑需要设

5、置两层门,两层门之间设置门厅和中还应注重室外活动场地的日照环境。庭,可以有效起到防寒保温作用。建筑布局时将南北(3)冬季出行不便。寒冷地区冬季降雪频繁,向住宅与东西向住宅围合成围合式住宅典型模式(图如果未能及时清除路面积雪,会形成冰雪路面,交通2)或围合式住宅衍生模式(图3),可以扩大南北向住运营能力大大降低,也给行人行走带来极大困难,严宅间距,同时可以节约用地。重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寒地建筑布局也要考虑避免季风干扰。我国寒地(4)景观缺乏活力。绿化景观是寒地住区的最城市冬季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在建筑北侧设

6、置与风向垂大难题之一。适合北方气候的植物种类很少,而且冬直的“风屏”可以阻挡寒风,保持住区内部公共空间的舒季万木萧条后景观也失去了原貌。另外,与绿化结合适性。建筑要紧凑布局,建筑间距控制在1:2范围内,的水体、景观小品等环境设施在冬季利用率较低,景充分发挥“风影效应”,避免后排建筑受寒风侵袭。观缺少活力。2.1.2建筑空间组织[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决策咨询项目(15JCA02)张洪波等:寒地生态住区人居环境协同设计策略37问,设置用于临时存放积雪的街道过渡空间,夏季兼做自行车道,并灵活设置区域性的街道存

7、雪空间。(2)步行系统。寒地住区内修建安全、便捷的人行道,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外出做近距离的活动,减少机动车流量。这样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保持人们的健康,还可以改善冬季人们的“猫冬”现象,增图2围合式住宅模式图3围合式住宅衍生模式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步行系统应贯穿住区内部各个活动空间,提高步建筑空间组织要突破功能决定形态的束缚,有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步行道注重铺装,选用透水性组织空间形态。将松散的空间进行组织排序,产生空良好的防滑防冻材料,利于雨雪天气出行。道旁应有间序列,再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将街巷、胡

8、同等线无障碍通道和适当的遮阳避雨设施,将铺地设计与种性空间进行有机串联。同时将功能单一的建筑空间植和遮光设施结合在一起J。环境进行功能融合,如住宅、商店进行合理空间组织,2.2.3住区景观设计既方便人们使用又能降低碳能耗,有利于节能减排。寒地住区进行生态友好型景观环境营造时,要尽2.2住区外部环境空间协同设计量就地取材进行建设,这样不但能大大降低建设成寒地生态住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本,减少长距离运输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