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

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

ID:5221785

大小:4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2-06

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_第1页
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_第2页
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_第3页
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_第4页
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摘要:王小波与昆德拉都以小说作为摆脱革命政治、维护个体自由的立足点。小说中人物“自我”定义的方式不同导致了小说诗学的差异,王小波的小说关注自我,更近于诗,昆德拉的小说反对抒情,更近于散文。这种分歧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内部“公共的正义”与“私人的完美”之间的张力。关键词:王小波;昆德拉;小说;自由;抒情;公共性一王小波喜欢昆德拉?不少学者都将王小波的小说与昆德拉的小说做比较,在它们之间找出相似处。如《政治、性、笑:王小波与米兰·昆德拉之比较》①较早就注意到两位作家小说共同的主题是政治、性、笑,而《荒谬:存在的

2、幽深之处王小波对生命存在之谜的思考路径》②等文则直接以昆德拉小说诗学的核心概念“存在”来阐释王小波的小说,《西方反讽诗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涉及王小波的章节也直接用昆德拉的概念“反讽”去解读他③……研究者们似乎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王小波与昆德拉的小说有着共同的主题,即“性爱”和“政治”④,通过这两个主题,它们都思考着“存在”。在这种描述中,王小波简直成了昆德拉的中国知己。王小波喜欢昆德拉?换句话说,对于小说之道,王小波的见解与昆德拉真有那么一致吗?说王小波喜欢昆德拉似乎不无道理。王小波确实看过昆德拉的小说,也读过他谈论小说艺术的著作,还可

3、能化用过他的词汇,比如王小波常常在杂文提到“黑色幽默”和“媚雅”,这两个词很可能就来源于昆德拉的“幽默”和“媚俗”。由此说来,无论他有没有受到影响,至少他对昆德拉相当熟悉。不过,王小波对昆德拉也不是欣赏备至的。《中华读书报》曾在1995年发起过一个名为“跨世纪的中国人该读什么书”的讨论,当访问到王小波时,他推荐了哲学家罗素、小说家卡尔维诺和杜拉斯,而对昆德拉评价不高,认为:“米兰·昆德拉不完全忠诚于小说的艺术。他是个一流的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思考、批判社会、超前思想等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但却不是一个一流的小说家,因为他并不具备一流小说家娴熟的专

4、业技巧和技能。”⑤不仅如此,在《小说的艺术》中,王小波还谈到了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表示:“写小说的人要让人开心,他要有虚构的才能,并要有施展这种才能的动力我认为这是主要之点。昆德拉则说,看小说的人要想开心,能够欣赏虚构,并且能宽容虚构的东西他说这是主要之点。我倒不存这种奢望。小说的艺术首先会形成在小说家的意愿之中,以后会不会遭人背叛,那是以后的事。首先要有这种东西,这才是最主要的。”⑥可见,王小波虽然赞同昆德拉对小说的部分观点(小说跟“开心”、“虚构”有关),但又有所保留(昆德拉强调读者要避免误读,王小波强调作者要注重创造),两人的小说

5、诗学既有共同又有分歧。如果昆德拉不是一流的小说家,那么谁是?王小波用以论断作家的标准是什么?他与昆德拉之间的分歧又在哪里呢?二分歧:定义“自我”的方式差异王小波与昆德拉的分歧何在?少有人注意到王小波批评过昆德拉。目前所见只有学者李凤亮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在一篇分析昆德拉小说文体的文章里,他在一个脚注里提到了王小波。文章认为,“昆德拉的作品由于打破传统文体界限,已经近乎于一般意义上的散文或理论随笔,更应被看作‘一般的虚构作品(fiction)’,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作为真正虚构作品的‘小说’(novel)。”⑦而对于这种创新,很多人却不能认识到其“

6、文体上的独创意义”,这“反映出传统文体观在解释新的小说形式嬗变时的保守与乏术”。在脚注里,王小波被作为传统文体观的代表而被提及,他在回答《中华读书报》的采访时评价昆德拉的言论被归因于传统文体观,是在用老眼光看新问题:“他(指王小波)的这一评价显然是基于较为传统的小说创作观作出的。”李凤亮的文章虽然注意到了两位作家分歧背后两种小说观念的差异,但却是在“新旧冲突”这一理论框架中阐释这种分歧,并以新比旧好(“文体上有独创意义”)做结,这虽有助于肯定昆德拉小说的价值,却无助于弄清两位作家之间分歧的实质。1.相似之处:以小说维护个体自由王小波与昆德拉之

7、间分歧的实质是什么?如果说他们之间存在分歧,那又如何解释两人小说中有那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两位作家的小说之所以看起来相似,是因为他们都借助小说来摆脱革命政治的影响。对于王小波而言,革命政治就是中国的“文革”;对于昆德拉而言,革命政治就是“布拉格之春”前统治着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大林主义。两位作家都把小说作为摆脱革命政治、实现个体自由的重要立足点。对昆德拉来说,革命政治是现代以来人类历史的化身,这种历史作为一种外来力量而强加于人,压迫着人,而小说等艺术则产生于人的自由,产生于“完全个人的创造”。艺术“是人对于无个性的人类的历史所作的报复”⑧,“

8、现代的个人主义正是在艺术中实现自己,确认自己,找到它自己的表现,自己的认可,自己的光荣,自己的纪念碑”⑨。也就是说,在历史背离人的时候,是艺术维护了人的自由与尊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