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深工作面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pdf

浅埋深工作面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pdf

ID:52219971

大小:165.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浅埋深工作面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pdf_第1页
浅埋深工作面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pdf_第2页
浅埋深工作面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埋深工作面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第3期煤矿支护49石家庄中煤杯参评论文浅埋深工作面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陈东刘笃鸿[山东能源公司新矿内蒙能源长城煤矿公司,内蒙古鄂托克前旗016200]摘要介绍了在长城煤矿1901N工作面独有的灰岩顶板开采条件,采用无区段煤柱开采技术的实践。独特的留巷、护巷工艺,为浅埋深工作面同等煤层条件下的安全开采提供了借鉴依据。关键词浅埋深无区段煤柱沿空留巷层条件的无区段煤柱开采提供借鉴。1矿井概况及课题的提出2留巷支护方案设计1.1煤层概况设计开采煤层为九层煤上分层,厚度根据回采要求及煤层赋存地质条件,确1.4m至2.3m,平均1.8m。工作面中

2、煤层定巷道断面为梯形断面,其尺寸为宽产状较稳定,煤层倾角12.5~5。,平均3200mm、中净高2300mm。18.8。。2.1顶板支护方式九层煤上分层直接顶为生物碎屑灰岩,顶板为锚带网支护。顶板采用直径18厚度2.0m;其上为灰黑色泥岩,厚度9.6m;×1800mm的全螺纹钢等强锚杆,间排距为再上为灰白色细砂岩,厚7.3m;再上为灰黑850×1000(mm),用2卷Z2335型树脂锚色粉砂岩,厚5.9m;再上为8层煤,厚固剂加长锚,锚杆安设在原有支护锚杆排与1.2m。由于受古河流冲刷影响,九层煤直接排之间。配规格为280×4400(mm)的

3、w顶灰岩厚度从0~2.5m,厚度及不均一,局型钢带和规格为1000×3000(ram)菱形金部地段直接顶为黄色或灰黑色泥岩。属网支护顶板。1.2课题的提出2.2巷帮支护方式长城煤矿1901N工作面独有的灰岩顶为有效地控制松动圈范围的扩大,增强板开采条件,给同等煤层条件下的浅埋深工锚杆锚固效果,巷道下帮(即实体煤岩帮)作面无区段煤柱安全开采提出了新的课题。采用直径18mm、长1800mm的全螺纹钢等国内对于灰岩顶板无区段煤柱开采的安全防强锚杆,间排距为700×1000(mm),三花护措施尚无完善的方案,也无现场实际经验布置,锚杆用2卷Z2335

4、型树脂锚固剂加长可借鉴。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液压单体配金锚固。配规格为280×300(ram)的钢托盘属交接顶梁实现无区段煤柱开采,是迫切需压规格为1000×3000(mm)菱形金属网支要解决的问题。护巷帮。1901N工作面是长城煤矿沿空留巷的第2.3巷旁支护一个工作面,试验液压单体支柱配金属交接巷旁支护的主要作用是分担和减轻巷道顶梁进行沿空留巷和现场管理,实现无区段基本支护所受的载荷,抑制巷道和采空区交煤柱开采技术研究的成功,将为今后类似煤界处顶板的下沉,以避免巷内基本支护的破5O煤矿支护2012年第3期坏。此外,巷旁支护还能起到切顶,挡矸、

5、单体液压支柱,后回撤巷内单体液压支柱,承受采空区内顶板二次冒落时所产生的动载并把回撤出的单体液压支柱码放在工作面超荷,隔离和密闭采空区,以防止漏风、采空前维护范围内。区出水及采空区有害气体逸出,以及承受1902N工作面回采期间的采动载荷影响等作3矿压观测及效果分析业。结合本矿地质条件及运输巷实际条件,为了全面了解巷道内原锚杆支护参数设巷旁支护采用了双排金属铰接顶梁配液压单计的合理性以及监测检验巷旁支护效果,掌体加锚索、煤垛倾向挑半圆木联合支护方握巷道在整个服务期间的围岩稳定性和顶板式,单体液压点柱间排距为400×800运动规律,对1901运输

6、巷在留巷期间及(ram),锚索间距为2500mm,煤垛为上宽1902N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了矿压观测。1500mm、下宽2000mm的梯形。3.I沿空留巷期间巷道围岩变形观测2.4施工方法根据现场观测数据,得出1901运输巷随着1901N工作面的推进,每循环在在留巷期间具有变形特征。采空区后的1901N运输巷巷旁用两排金属①工作面后方所留巷道的变形量与距离顶梁配单体支柱及锚索支护顶板,并在其上工作面的距离相关,具有分区性。变形较剧方老唐侧码放双排编制袋以降低老塘漏风系烈区,此区域在距离工作面0~26m处;变数。将支护所留设的沿空留巷作为1902

7、N形剧烈区,此区域在距离工作面26~52m工作面的回风巷。处,此区内巷道变形速度最剧烈,两帮移近工艺流程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回速度最大为4.6mm/d,顶底板移近速度最撤工作面切顶排密集支柱之前,先打好掩护大为4.0mm/d;变形缓和区,此区域在距支护及巷旁支护码放好编织袋,同时打好巷离工作面52~96m处;变形基本稳定区,内支护;当巷内、巷旁支护完成后,先回撤此区域在距离工作面96m以外。如表1所码放编织袋所支设的掩护支柱,再回撤巷旁列。表1留巷期间巷道围岩变形观测记录测站变形较剧烈区变形剧烈区变形缓和区变形基本稳定区l0~24m24~

8、55m55~100m100m以里20~25m2m~51m51~90m90m以里30~28m28~51m51~98m98m以里平均0~26m26~52m52~96m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