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

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

ID:5222213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_第1页
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_第2页
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_第3页
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_第4页
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摘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摘浅谈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摘要】岩土边坡工程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坡的工作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耐久和安全。本文分析了岩土边坡工程的技术要点。【关键词】岩石;边坡工程;技术要点一、岩石边坡工程勘探1.勘察的目的、任务。(1)勘察的目的。一是查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二是分析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稳定性的变化。三是确定人工边坡的最优开挖坡形和坡角(坡率)。四是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整治与加固措施和监测方案。(2)勘察任务。勘察

2、应查明下列问题:一是地貌和形态、发育阶段和微地貌特征;当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时,应查明其范围和性质。二是构成边坡岩体的种类、成因、性质和分布。当有软弱层时,应着重查明其性状和分布。在覆盖层地区,应查明其厚度及下伏基岩面的形态与坡度。三是查明岩体内结构面的类型、产状、间距、延伸性、张开度、粗糙度、充填及胶结情况,组合关系和主要结构面产状与坡面的关系等。四是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量、水压、补给和动态变化,岩层的透水性及地下水在地表的出露情况。五是地区的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量),坡面植被,岩石风化程度,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

3、和地震烈度,判明上述因素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岩体内各岩石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2.勘察阶段的划分。(1)初步勘察包括搜集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必要时可进行少量的勘探和室内试验,初步评价边坡的稳定。(2)详细勘察应对不稳定的边坡及相邻地段进行详细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和观测,通过分析计算作出稳定性评价。对人工边坡提出最优开挖坡角,对可能失稳的边坡提出防护处理措施。(3)施工勘察应配合施工开挖进行地质编录,核对、补充前阶段的勘察资料,进行施工安全预报,必要时修正或重新设计边坡并提出处理措施。3.边坡工程地质测绘。

4、测绘是在充分搜集和详细研究已有资料(包括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除一般的测绘内容外,应侧重与边坡稳定有关的内容,如边坡的坡形与坡角、软弱层产状与分布,结构面优势方位与坡面的关系,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性质,当地治理边坡的经验等。测绘范围应包括可能对边坡稳定有影响的所有地段。在有大面积岩石露头的地区,测绘测线按垂直于主要构造线或坡面走向布置,测线间距100m~300m条,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应缩小测线间距。每个地质构造不同的区段均应有测线。观测点间距视地质条件而定。对于断层破碎带等重要地质界线应进行追索。在露头不好的地区,采用露头全面标绘法。4

5、.勘探与取样。勘探线应垂直于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50m,当遇有软弱层或不利结构面宜适当加密。各构造区段均应有勘探点控制。为确定重要结构面的方位、性状,宜采用与结构面成30°~60°的钻孔,孔数不少于3个。勘探点深度应穿越潜在滑面并深入稳定层内2m~3m,坡脚处应达到地形剖面的最低点。钻孔应仔细设计,明确所要探查的主要问题,并尽量考虑一孔多用。重点地段可布置少量的探洞、探井或大口径钻孔,以取得直观地质资料和进行原位试验。探洞宜垂直坡面走向布置并略向坡外倾斜。当重要地质界线处有薄覆盖层时,宜布置探槽。物探可用于探查边坡的覆盖层厚度,岩

6、石风化层,软弱层性质、厚度及地下水位等资料,常与其他勘探方法配合使用。边坡的主要岩土层及软弱层均应取样,每层的样品不应少于6件(组)。有条件时,软弱层宜连续取样。二、开挖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在大量收集边坡及所在地区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因素,通过工程地质类比法或图解分析法对边坡的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估计和预测。工程地质类比法是将已有的开挖边坡或人工边坡的研究经验(包括稳定的或破坏的),用于新研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如坡角或计算参数的取值、边坡的处理措施等。类比法具有经验性

7、和地区性的特点,应用时必须全面分析已有边坡与新研究边坡两者之间的地貌、地层岩性、结构、水文地质、自然环境、变形主导因素及发育阶段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还应考虑工程的规模、类型及其对边坡的特殊要求等。根据经验,存在下列条件时对边坡的稳定性不利:(1)边坡及其邻近地段已有滑坡、崩塌、陷穴等不良的现象存在。(2)岩质边坡中有页岩、泥岩、片岩等易风化、软化岩层或软硬交互的不利岩层组合。(3)土质边坡中网状裂隙发育、有软弱夹层,或边坡由膨胀土(或岩)构成。(4)软弱结构面与坡面倾向一致或交角小于,且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或基岩面倾向坡外且倾角较大。

8、(5)地层渗透性差异大,地下水在弱透水层或基岩面上积聚流动;断层及裂隙中有承压水出露。(6)坡上有水体漏水,水流冲刷坡脚或因河水位急剧升降引起岸坡内动水力的强烈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