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

ID:52227489

大小:46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03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_第1页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_第2页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_第3页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_第4页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地震對建築物產生的影響指導老師:研究者:楊靜雯邱文幸老師杜孟純黃汝華地震的形成1:地球的組成2:地震成因3:地震區分4:板塊/斷層*地震的最深深度*地球的組成組成物質:1.地殼2.地函3.地核物質強度及行為表現:1.岩石圈2.軟流圈3.中層圈4.地心地震成因1.板塊間的撞擊2.火山的噴發地震區分1.自然地震2.人為地震3.衝擊性地震板塊/斷層板塊:岩石圈細分為許多獨立單元,各單元有各自的運動方向及速度,這每單元及稱為[板塊].斷層:斷層的基本定義為地下岩層發生斷裂,在斷裂面(斷層面)的兩側有相對運動而移位,則此斷裂謂之[斷層]。地震的最深深度發生地震的深度最深可達地下700公

2、里。一般認為,岩石圈的物資在這個深度時,由於受高溫加熱,已經失去脆性不會斷裂,也就沒有地震了。分析判斷建築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共振現象柱強樑弱結構設計地層特性建物倒塌的原因防震建築技術所謂共振現象就是,當震波遇到土質鬆軟的盆地地形時,所發生的擴大效應。共振現象,會使建築物搖晃的更厲害。這時,若建物的結構不耐震,受不了搖晃,就會發生傾斜或倒塌。這次集集大地震中,台北縣市應聲而倒的建物,如東星大樓,新莊「博士的家」等,恰好都為十二層的大樓!事實上這些都是「固有周期」及「共振現象」惹的禍!固有周期是指,任何物體其搖晃方式,有固定的固有周期,將建築物的樓層數乘以0.1,就等於「固有周期

3、」。共振現象柱強樑弱建築物的耐震度,和地層的關係是最直接的,和建築材料、結構設計、施工情況也有關。建築物的施工品質應把握「柱強樑弱」的原則,因為遇到強震時,柱子若不夠強韌,房子一下子就坍塌,橫樑則是慢慢被拉斷,居民還可以爭取時間逃生。建築材料以鋼骨結構(SRC)的耐震性較好、韌性較佳,鋼筋混泥土(RC)次之,磚造的建築物較差。木結構的房子柔軟性佳,但在地震中易發生火災事故。結構設計一般而言,建築物以簡單方正為尚。外觀為不規則、一字型、L、T、U、十、雙塔、退縮造型的建築,曲折變化的結構,耐震力較差。因為發生地震時,這種建物的轉折處較多,若施工不良,易發生斷裂、倒塌。請看模型說

4、明!地層特性大部分的地震都是因斷層移位引起的,這種活動斷層,會在某特定的時間錯動,未來也有可能再發生,建築物應避開這些地質危險區。在起造建築物時,要避免地質不良的區域,如斷層帶、新生地、沖積層、懸崖、坡地、河岸、沼澤、池塘等回填土,考量其地層特性,因其和地震強度有密切關係。建物倒塌的原因1.老舊建築物防震力不夠。2.一、二樓挑高,造成載重不足3.結構支柱水平撐持力不夠。4.建築物基礎有特殊狀況。5.使用維護不當。6.結構不平衡、混凝土對鋼筋的握裹力不足。7.採長向無牆設計,耐震度較差。8.建物蓋在鬆軟的土地或地質敏感區。9.底部樓層無足夠樑柱支撐的開放空間。防震建築技術牆、柱

5、、樑、板是建築物的骨骼,絕對不可任意改變。台灣目前應加強的防震建築技術有:強化混凝土牆和支柱,加深地基和接頭,加強建物防震功能,在大地震時,搖晃的結構體壓力,可從橫樑轉移到直柱,使居民安全無慮。結論耐震的結構體系切實施工、重視防震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