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

ID:52231741

大小:589.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_第1页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_第2页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_第3页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_第4页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及经济性分析李建新安福何祚云(中国石化咨询公司)甲醇制烯烃(MethanoltoOlefins,简称MTO)工艺是美国UOP公司和挪威HYDRO公司于1995年合作开发成功的一种新技术,该工艺以甲醇为原料,通过甲醇裂解制得以乙烯和丙烯为主的烯烃产品。按甲醇原料的不同,可以有天然气和煤两种路线。MTO工艺的开发成功拓宽了烯烃原料来源渠道,同时为天然气和煤的化工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MTO工艺虽尚未实现在工业化大型装置上的应用,但已实现技术转让。作为一种新兴工艺,其技术成熟度及与其它烯烃生产工艺相

2、比的经济性怎样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将重点对MTO工艺的技术可靠性及天然气、煤路线及传统蒸汽裂解工艺路线烯烃产品的成本经济性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供大家参考。1MTO工艺技术可靠性分析1.1MTO工艺开发进程甲醇制取烯烃的概念最早由美国Mobil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美国UOP公司和挪威Hydro公司相继从1992年开始有关MTO技术的研究,两家公司利用筛选出的新型SAPO-34型催化剂开展MTO工艺的研究。该催化剂是硅铝磷酸盐型具有择形能力的分子筛催化剂,可控制酸性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使低碳烯烃齐聚的反应减少,

3、从而大幅提高甲醇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SAPO-34催化剂的研发成功是对MTO工艺研究的极大推进。目前,UOP公司MTO工艺的定型催化剂为MTO-100。UOP和Hydro开发了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MTO工艺流程,并于1992年开始小试工作,1995年两公司合作在挪威建设了原料处理量为0.75t/d的工业演示装置。甲醇的转化率始终保持在100%附近。催化剂再生次数超过450次,其稳定性和强度得到一定的验证。该工艺的乙烯/丙烯的生成比例可从最大量生产乙烯时的1.5到最大量生产丙烯时的0.75。该工业演示装置典型的产品收

4、率数据见表1。表1MTO工业演示装置典型产品收率组份产率Wt%,以甲醇进料为基产率,Wt%,以甲醇中碳为基Cl~C4饱和烃1.53.5乙烯21.148.0丙烯14.633.0碳四4.29.6+C51.02.4COX+焦炭0.53.5生成水57.1一合计1001001995年11月UOP和HRDRO在南非第四届国际天然气转化会议上宣布可以进行MTO技术的转让,并称该过程已可实现年产50万t/a乙烯的工业化生产,可从UOP和Hydro获得建厂许可证。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转让给尼日利亚一家天然气联合企业,MTO装置规模为年产8

5、0万t烯烃,下游配套建设40万t/aHDPE和40万t/aPP,配套建设250万t/a甲醇装置。我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有关甲醇制烯烃工艺的研究,现在围绕合成气转化为低碳烯烃已申请专利20余项,在甲醇或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方面构成了自主的知识产权。大连化物所在1993年完成了以ZSM-5为催化剂的固定床MTO工艺中试研究,90年代提出了由合成气制二甲醚进而制取烯烃的SDTO工艺,并于1995年在上海青浦化工厂建设了原料二甲醚处理量为0.06~0.10t/d146的中试装置,该装置也采用流化床的反应一

6、再生形式。目前定型的催化剂牌号主要为“D0123”。该系列催化剂和UOP/Hydro的MTO-100催化剂均属SAPO-34型分子筛催化剂,但大连化物所对催化剂生产工艺进行了创新,使催化剂的价格有了大幅下降。从资料公布的两种催化剂中试性能指标看,两者的催化性能基本相当。表2D0123与MTO-100催化剂中试典型数据比较烯烃选择性(wt%)MTO-100DO-123备注乙烯45~5050乙烯十丙烯>80~80均以甲醇中碳为基乙烯+丙烯+丁烯~90~90目前,大连化物所、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和陕西省投资集团公司合作在

7、陕西省建成了原料甲醇处理量为1万t/a的国内开发MTO工艺的工业示范装置,2006年2月进行了投料试车,运行数据表明甲醇转化率接近100%,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约为78%,略低于实验室水平80%。目前,大连化物所正在进一步改进催化剂,使催化指标进一步提高。1.2MTO工艺技术可靠性分析MTO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整个流程分为反-再系统和反应气分离系统两部分。下面对各环节的工艺可靠性进行分析。图1MTO工艺流程示意图(1)反一再系统MTO工艺的反应一再生系统与炼油工业的催化裂化工艺类似,和催化裂化相比,其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再生

8、温度较低,进料组分单一,只有气固两相反应,不存在进料系统结焦问题,而且剂醇比也较低,操作条件比较缓和,操作苛刻度较低。MTO工艺与催化裂化工艺的主要差别在于:催化裂化的反应部分为吸热反应,而MTO反应部分为放热反应,需要设取热系统。反再部分在MTO工业化过程中可借鉴成熟的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和运转经验,对撤热设计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