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厅视线设计.ppt

观众厅视线设计.ppt

ID:52233275

大小:293.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4-03

观众厅视线设计.ppt_第1页
观众厅视线设计.ppt_第2页
观众厅视线设计.ppt_第3页
观众厅视线设计.ppt_第4页
观众厅视线设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众厅视线设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众厅设计一、观众厅视线设计观众厅视线设计,主要是指观众对舞台表演垂直方向的视线设计而言。通过视线设计才能得出观众厅的地面坡度,而有了正确的地面坡度,才能保证所有观众的视线均无遮挡或把遮挡减少到最低限度。一)、视线设计参数(图13-26)图13-26视线设计参数1.设计视点(S)视点越低,地面坡度越大。提高视点,则可减小地面坡度。电影院观众厅的设计视点(S):一般位于画面下缘中点,高度(画面下缘至第一排地面的距离)H4:当放映35mm电影(普通银幕和宽银幕)时,宜取1.5~2.5m;同时放映70mm及35mm电影时,宜取0.6~0.9m,且应<1.5m。2.视

2、高差值(C)视高差:是指后排观众的视线与前排观众眼睛之间的垂直距离。根据统计,人眼至头顶的距离为120mm。若视线设计中C≥120mm,则无遮挡;若C<120mm,则有不同程度的遮挡。70mm影片的C应每排≥120mm,35mm影片的C宜每排≥120mm,至少隔排=120mm(座席中区的座位应错位排列)。3.最小视距(L1)L1越小,则影院观众厅地坪后部总的升起高度就愈大,反之,则愈小。L1的取值应符合前述视角要求。通常可取L1=8~12m。4.排距(d)排距小,则地坪升起大;反之,则升起小。通常可取d=0.75~1.00m.5.地面至坐着的观众眼高(hˊ)按

3、座椅高为0.4m,人眼至地面的高度约为1.11~1.18m,通常取hˊ=1.15m。二)、视线设计方法观众厅地坪坡度的设计,有多种视线设计方法。现将常用方法介绍如下,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需要注意,当地面坡度>1/8时(或放宽至1/6)应作阶梯,走道坡度>1/10应防滑。1.图解法(图13-27)使用不小于1/50的比例将H4、S、L1、hˊ、d画在纸上,以hˊ的顶端为圆心,画一个半径等于C的小圆,再从S点画一直线与小圆上部(头顶高度)相切,并延长至下一个所求点,与该点的垂线相交,从交点往下量hˊ高,即为该点的地面位置。以后各点依此类推。遇到横过道处

4、,该升起段的长度应增加该横过道的宽度。设计时,常将首排地面定为基线(±0.000),各点标高可用比例尺量出,再修正为厘米(cm)以上的整数,以便施工。当C值为隔排0.12m时,隔排排距为2d,横走道也可简化为2d。图13-27图解法2.数解法数解法是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用计算的方法求得影院观众厅地坪坡度。从(图13-28)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式:Yˊ=Xˊ(Y+C)/XD=Yˊ一YH=ΣD式中X、Y——任一排观众眼睛座标(m);Xˊ、Yˊ,——其后一排(或二排)观众眼睛座标(m);C——视高差(m);D——上述前后排观众眼睛的高差(m);H——各排地面标高(

5、m)。注:①此式对于—Y或Y,d或2d以及池座、楼座均适用。②因眼睛高差曲线与脚下高差曲线一致,故D的逐排累计即为各排地面标高。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总排数划分为若干组,每组排数根据需要而定。现分别举例如下。例1.设视点S高2m,视高差C每排0.12m,排距0.85m,最小视距Ll即X座标为10.5m,此处眼的—Y座标为(-2+眼高1.15)=-0.85m,按下表计算:例2.某观众厅共21排,排距0.9m,L1=6m,视高差C=0.12m/每排,视点高S=2.65m,首排观众眼的—Y座标为(—2.65+眼高1.15)=—1.50m,按下表计算。本例将观众厅共分为

6、0~Ⅳ组,其中0组为1排,Ⅱ~Ⅳ组均为5排,其排距为5ⅹ0.9m=4.50m。二、观众席位设计观众席位设计方案,应在研究观众厅的平面形式和功能关系的同时加以研究。一)、席位设计原则影剧院的席位设计应遵循下述原则:(1)根据观众观看的视觉质量要求,全部座位都应布置在容许界限范围内,并争取优良席位的百分比能达到最高限。(2)根据席位质量分级原则和有关规范的要求,纵、横过道宜布置在视觉质量较差的范围内。(3)合理布置出、入口及纵横过道,并保证足够的通行宽度,使观众入场就座和疏散简捷、不迂回曲折,并避免观众人流混乱交叉。(4)席位设计中的座椅排列方式应符合有关防火及保

7、安规定的要求。二)、席位排列法席位排列一般都采用几何作图来完成,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直线形排列法、弧形排列法、折线形排列法。见图13—29.1.直线形排列法施工简便,缺点是:席位中同一排两侧观众比中间观众距视中心的视距要远,且同一排边座观众的水平视角比中轴线上观众的水平视角要小;边座观众如要正对视中心必须侧身而坐,舒适度差。因此,它一般适用于小型观众厅。2.弧形排列法它是按选定的曲率中心和排距,把各排座位逐一排列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上。圆心位置可参看图13-26所示。此法适用于各种平面形式。弧形排列的优点是:各排观众都正对视中心,且同排中观众的视距基本一致。该法

8、所形成的座席形式整齐、优美。它的缺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