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指南.ppt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

ID:52237521

大小:2.0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4-03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1页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2页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3页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4页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糖尿病防治指南第一章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3)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5)表型特点肥胖程度低于西方:我国T2DM患者平均24kg/m2,白种人超过30kg/m2中国人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遗传因素中国人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环境因素膳食结构改变:总热量过剩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减

2、少社会老龄化预期寿命:男性71岁,女性74岁糖代谢的分类WHO1999(mmol/L)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FBG2hPBG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糖尿病(DM)≥7.0≥11.1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状态指至

3、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或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急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升高,须在应急消除后复查糖尿病的分型a免疫介导1、1型糖尿病b特发性2、2型糖尿病a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b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c胰腺外分泌疾病d内分泌疾病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e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f感染所致g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h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症4、妊娠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受试者过夜空腹(8-12小时),检测于晨7-9时开始无水葡萄糖75g

4、(1分子水葡萄糖82.5g),溶于300ml水,5分钟之内服完儿童剂量: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小时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血标本应尽早送检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1型还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特点发病年

5、龄通常小于30岁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体型消瘦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酞浓度低起病迅速明显体重减轻酮尿或酮症酸中毒出现免疫标记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抗原抗体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鉴别要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急性起病,症状明显缓慢起病,常无症状临床特点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肥胖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种族性高发病率族群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症酮症常见通常没有c肽低/缺乏正常/升高抗体胰岛细胞抗体阳性胰岛细胞抗体阴性免疫标记抗体阳性免疫标记抗体阴性治疗胰岛素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无第三章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分类促胰

6、岛素分泌剂:磺尿类和格列奈类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常需要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药联合治疗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物:盐酸二甲双胍作用机制: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其他作用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防止或延缓IGT向糖尿病的进展降低体重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罕见)注意事项与胰岛素或促分泌剂联合使用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停使用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

7、性>133umol/L,女性>124u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磺脲类药物主要药物: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不良反应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体重增加注意事项肾功能轻度不全者可选用格列喹酮依从性不好者可选择每日一次服用的药物磺胺类过敏者禁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作用机制:促进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1.5%其他作用:罗格列酮可防止或

8、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不良反应:体重增加,水肿增加心衰风险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泌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a-糖苷酶抑制剂主要药物: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