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

ID:52239323

大小:389.0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25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_第1页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_第2页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_第3页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_第4页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WI-A4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3月1适用范围1.1本技术要求专门为“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制定。1.2本技术要求详细叙述了各种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观测试验、数据测试和计算方法,对不同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下水参数系列化的基本要求。1.3本技术要求可供相关项目中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取和校正参考使用。2目的在以往调查、研究基础上,重点在地下水强烈开采,使地下水循环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补充调查地下水参数随相关因素变化的状

2、况,并深入研究参数获取的方法,规范有关地下水参数试验、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完善分区参数系列。3基本原则3.1本项目调查要在以住工作基础上选准工作重点和突破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以往资料不能照抄照搬,要注重资料的二次开发。3.2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和总结近20年来由于气象和水资源开采状况变化,所导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数据的变化。3.3对所涉及的参数的获取方法、观测试验、测试和计算,以及系列统计组成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重新认识,选择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投入补充调查、资料搜集、观测试验和

3、计算工作,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3.4对已有参数或者参数系列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地下水主要开采地区初步形成水文地质参数系列。4符号α——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渠系有效利用系数P——降雨量(mm)(年降水量P年,次降水量Px)h——地下水埋深(m)Δh——水位变幅(m)N——降水次数;观测数据系列组数;总频数μ——给水度μ'——弱含水层重力给水度2T——含水层导水系数(m/d)K——含水层渗透系数(m/d)K'——弱含水层渗透系数(m/d)33Q——抽水井出水量(m/d);河渠径流量(m/d)68ε——潜水蒸发强

4、度ε0——水面蒸发强度L——潜水蒸发极限深度(m);有效滤水管长度(m);河渠长度(km)m——潜水综合蒸发系数C——潜水蒸发系数Kz——垂向渗透系数(m/d)Kr——径向渗透系数(m/d)μe——抽水前期含水层弹性释水系数μy——抽水后期含水层弹性释水系数s——越补含水层释水系数sa——弹性释水系数sy——抽水后期水位变动带延迟释水率ss——比弹性释水系数,sa/M,M:含水层厚度s'——弱透水层释水系数2a——含水层压力传导系数(m/d)k'/m'——越流系数(1/d)S——水位降深(m)R——抽水孔影响半径(m)H

5、——含水层厚度(m)rw——抽水孔半径(m)r——观测孔距主孔的距离(m)η——单宽河渠入渗补给系数(包括河渠两侧)η'——河渠回渗补给系数β——灌溉入渗补给系数2F——灌溉面积;蒸发面积;集水面积(km)3M——承压含水层厚度(m);越流含水层厚度(m);地下水径流模数(m/km.a)M'——弱含水层厚度(m)I——水力坡度W(u)——承压水完整井泰斯井函数5降水入渗补给系数5.1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变化规律认识地下水不开采处于完全自然状态时,从长期均衡的角度看。非饱和带厚度和地下水的垂向补给条件基本不变,因而降水入渗补给

6、系数也基本不变。随着地下水开采,潜水和微承压69水水位下降,非饱和带厚度增大,地下水的垂向补给条件发生变化,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分析和研究随着地下水开采程度的增长,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对于充分认识潜水和潜水—微承压水的垂向补给变化,充分开发利用潜水和潜水—微承压水,科学地控制地下水的开采,以达到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开采程度比较高,地下水开采经历了一个长时间发展过程,积累了大量地下水动态等相关资料,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1)

7、年降水量P年、次降水量Px与降水入渗补给量和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相互关系,绘制α~P年、α~PX关系曲线。分区选择历年不同降水量资料及其附近地下水观测点的水位升幅值,求取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并绘制相关曲线图。(注意非饱和带岩性的相似性);(2)地下水埋深(h)与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相互关系;(3)不同非饱和带岩性条件下,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下水埋深的相互关系,绘制其相关曲线。如图1所示。102030α(%)0亚粘土亚砂土细砂中粗砂123456h(m)图1不同岩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地下水埋深(h)相关曲线5.2降水入渗补给系

8、数评估计算方法在长期地下水调查研究实践中已积累了许多方法,但各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实际工作中要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存在问题和相互差异,结合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已有资料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5.2.1利用地下水长观动态资料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由于地下水长期观测区在区域上数量多、分布较均匀,各类代表性地区大都设有观测点,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