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ID:52244740

大小:6.64 MB

页数:98页

时间:2020-04-03

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化学 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典例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A.Cu与稀盐酸B.NaHCO3

2、溶液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3)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__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_原理相似。【思路点拨】减小内部压强增大内部压强→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喷泉增大外部压强【自主解答】(1)图1引发喷泉只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即可,图2则需先打开止水夹,再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发现有气泡冒出后,移去热毛巾即可。(2)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方可,

3、故应选NH4HCO3和稀盐酸。其他要么不反应,要么反应不生成气体或产生气体很少。(3)图1、2是上部压强减小导致喷泉,图3是下部压强增大导致喷泉,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均与图3原理相似。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①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NH3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②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移去热毛巾(2)D(3)减小增大3△====【互动探究】(1)图1中,若烧杯中事先滴入了酚酞试剂,会观察到怎样的现象?若是石蕊呢?(2)图1中,若烧瓶内

4、盛放氯化氢气体,烧杯中事先滴入了石蕊,会观察到怎样的现象?提示:(1)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故若滴入酚酞试剂,会看到红色喷泉,若滴入石蕊,会看到蓝色喷泉。(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也会形成喷泉,溶液显酸性,会看到红色喷泉。【变式训练】(2011·南通高一检测)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A.CO2(浓NaOH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石蕊)/红色喷泉C.SO2(浓NaOH溶液)/红色喷泉D.HCl(H2O含石蕊)/白色喷泉【解析】选A。气体与液体易发生反应或

5、易溶即可形成喷泉。A、B、C、D四个选项都能形成喷泉,但是喷泉的颜色分别为无色,蓝色,无色,红色。【典例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_____(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6、____。(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思路点拨】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书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时易漏加热符号或忘记配平;(2)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形成喷泉,吸收时要注意防倒吸。【自主解答】(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气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3)能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变红,说明水溶液显碱性。(4)①

7、不利于氨气的吸收,②、④能防止倒吸,③会发生倒吸。△====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a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4)②、④△====【互动探究】(1)能否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收集的氨气要干燥,应选用的干燥剂是什么?提示:(1)氯化铵加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但是遇冷二者又反应生成氯化铵,故得不到氨气。(2)氨气是碱性气体,应选用碱性干燥剂,通常用碱石灰,也可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变式训练】(双选)下列方法中,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是()A.在烧瓶中,将熟

8、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C.将烧瓶中的浓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