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

ID:52245615

大小:437.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5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_第1页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_第2页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_第3页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_第4页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Vo1.31.No.4第31卷第4期地震地质Dec.,20092009年l2月SEISM0LOGYANDGEOLOGY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胡亚轩王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摘要文中对腾冲火山区1998-2004年水准及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垂直形变量大多在±10mm之内,重力变化为几十i~Gal,火山锥体和断层附近点位活动异常较大,可综合应用多源mogi模型和断层模型解释,断层的活动可使相邻测点的形变方向相反;垂直形变和重力的逐年变化表明火山岩浆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将火山区点位各时间段的重力梯度展布在形变一重力关系解释图中,发现数据主要落

2、在I、Ⅱ、Ⅳ和V区,结合形变量对压力源等效体积的估算,初步认为火山区岩浆目前活动程度较低,暂没有喷发的危险。关键词垂直形变重力变化联合分析岩浆活动特征腾冲火山中图分类号:P3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09)04-0655-090引言云南腾冲火山群具有分布范围广、岩浆囊体大小形状深度各异、火山区构造背景复杂、喷发期次多、活动性多样等特征,存在潜在喷发的危险性(白登海等,1994;王小亚等,2002;顾国华等,2002;赵慈平等,2006)。中新世至第四纪在腾冲一带发生了强烈的中基性岩浆喷发活动,堆积了巨厚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活动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火山喷发

3、具有迁移性特征(皇甫岗等,2000)。腾冲火山区各种异常表明具有再次喷发的危险,但又不同于即将喷发的火山。即将喷发的火山岩浆活动量很大,地表的升降量可达1m多,重力变化可达200txGal以上;而腾冲火山区形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岩浆的活动远小于中等程度的火山喷发质量,近期喷发的危险性较小(胡亚轩等,2008)。火山区近年来的形变特征显示为岩浆微活动状态下的特征。本文将通过该区1998-2004年5期水准和重力资料联合分析所监测区域岩浆可能的活动特征。l垂直形变及重力监测概况腾冲火山区近30a来进行了大量的监测、研究与考察工作,包括火山地震研究、遥感、形变、火山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热等方面。形

4、变监测应用精密水准测量、激光测距、精密重力测量等方法进行了多期复测。形变监测网中水准、重力测点合为一体,覆盖了主要的活动火山(图1)。[收稿日期]2009—07—16收稿,2009—12—02改回。[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B020103)资助。656地震地质31卷路线总长约150km,点位67个,含3个闭合环线(包括1条连接线和4条短支线),于1997年进行选点和埋石,并于1998、1999、2000、2002和2004年进行了5期水准及重力观测。各次水准测量均使用NiO0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以及配套的铟瓦标尺,在测前和测后都按照规范规定进行了仪器和标

5、尺各项指标的检定,观测中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和《形变监测技术规程》(国家地震局,1996),并采用一等水准复测的方法进行监测,测量数据可靠,各项限差均符合要求。重力观测与垂直形变观测同步,使用仪器为美国生产的LCR—G型重力仪,技术依据《地震重力测量规范》(国家地震局,1997),数据结果采用经典间接平差方法。图1水准、重力测量路线示意图Fig.1Sketchmapofthelevelingandgravitymeasurementroutes-●水准、重力点;▲GPS点;F固东一腾冲断裂,F5来风山一马鹿塘断裂,FIO胆札一高田断裂,F—大盈江断

6、裂2垂直形变及重力变化资料初步分析各环线点位高程及1998-2000年、2000-2002年、2002-2004年3个时间段和1998—2004年总的形变及重力变化见图2。可看出环线各期形变量绝对值绝大部分

7、盖团山、黑空山、大空山、小空山、城子楼等火山群,环线长32.8kin,点位海拔高度1667~1928m,有2条支线布设至火山锥,其中12—1,12—2点位于大、小空山火山锥体上(图2a)。可看出大、小空山锥体上的点位形变、重力变化较大,且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体来看环线1998-2000年形变以小幅度的上升为主,重力变化主要表现为较大的负值;2000-2002年形变主要表现为环线南侧点位以下降为主,12—2号点下降最大;北侧点位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