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ID:52246059

大小:333.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220B4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408—2015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PreventionandTreatmentofGoslingPlague文稿版次选择2015-07-14发布2015-08-1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408—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阜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宣城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

2、心、肥西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本标准起草人:刘红梅、祁克宗、王桂军、刘成文、耿照玉、占松鹤、刘雪兰、潘玲、朱良强、刘华、王军、沈艳、程帮照、董先敏。IDB34/T2408—2015引言小鹅瘟病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Gooseparvovirusinfection,GPVI)或Derzsy’s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尤以小肠部位的纤维素性栓塞性病变为主要特征,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IIDB34/T2408—2015小鹅瘟综合防治技

3、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鹅场小鹅瘟病的诊断、预防、紧急处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的一切从事水禽饲养、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NY/T560-2002小鹅瘟诊断技术3诊断3.1流行病学特点3.1.1本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各种品种的雏鹅和雏番鸭。3.1.2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鹅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

4、的主要传染源。3.1.3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流行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7月。3.2临床症状3.2.1潜伏期为3~5天。临床症状以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但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鹅的免疫状态、日龄、品种、感染毒株的毒力、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情况及环境因素等。3.2.2典型症状——3~20日龄发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腹泻,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有些病雏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3.3病理学诊断感染雏鹅、雏番鸭的剖检病变以消化道炎症为主,典型病变为小肠部位形成特征性腊肠状栓

5、塞。3.4PCR诊断取患病雏鹅的肝脏或肠组织,抽提病毒核酸,用如下引物进行PCR试验。上游引物:5’-CCAAGCTACAACAACCACATCTAC-3’,下游引物:5’-CTGCGGCAGGGCATAGACATCCGAC-3’,扩增DNA片段大小为375bp。PCR反应程序为:96℃预变性5min;94℃变性40s;54℃退火45s,72℃延伸40s,共30个循环;最后72℃后延伸10min。1DB34/T2408—20153.5结果判定3.5.1通过3.2.2典型症状和3.3剖检病变可以初步怀疑为小鹅瘟病。3.5.2确诊需进一步进行3.4或者依据NY/T5

6、60-2002中的判定标准执行。4预防4.1引种管理国内异地引入种鹅、种蛋时,应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到达引入地后,种鹅必须隔离饲养21天以上,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从国外引入种鹅、种蛋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4.2消毒饲养场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控制人员、车辆和相关物品出入,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养鹅场要有健全的灭蝇、灭蚊、灭鼠设施和措施。本病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化室内的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地面等应定期清洗消毒;——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孵出的雏鹅母源抗体水平不同;——入孵的种蛋应严格进行药物

7、冲洗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一经发现孵坊感染小鹅瘟病毒,则应立即停止孵化;——初出壳雏鹅不宜与种蛋或大鹅接触,严格控制和预防孵化场传播。4.3免疫4.3.1成年母鹅在开产前一个月免疫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或者先用活毒苗作基础免疫,再以油佐剂灭活苗加强免疫,可使种鹅产生高水平而持久的抗体,提高母源抗体水平。4.3.2对缺乏母源抗体的雏鹅,出壳后24小时内用小鹅瘟弱毒疫苗皮下注射或滴鼻,5天后即产生免疫力。4.3.3若不了解母鹅免疫情况,1~2日龄雏鹅尽快用抗小鹅瘟病毒高免血清预防。4.4免疫监测对种鹅场和雏鹅适时进行母源抗体监测,随时了解雏鹅母源抗体情况,以便采取针

8、对性免疫措施。5紧急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