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

ID:52249011

大小:1.37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4-03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_第1页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_第2页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_第3页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_第4页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 生态工程第四章 生态工程第一节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第四章 生态工程学习导航1.说出生态工程的概念。(重难点)2.概述生态工程的原理。(重难点)3.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重点)新知初探思维启动一、生态工程的概述1.概念:指应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_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物质被_________利用的生产工艺系统。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分层多级2.根本目标:在促进自然界__________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___________,防治_________,达到生态效益与经

2、济效益的同步发展。3.主要目的:协调_________的关系,促进________发展。二、生态工程的原理良性循环生产潜力环境污染人与自然可持续1.生态工程主要由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________构成.生态工程构建和运行的主要依据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生态位、_______和___________等。2.自然界中复杂的食物关系对生态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_____、能量______和信息_____的基础,也是生态工程所利用的物种共生原理的基础。生态系统物种共生食物链物种多样性循环流动传递3.在农业生态工程中,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长度或在人工

3、林中增加植被层次,丰富物种多样性,使__________更为复杂,可实现对资源充分利用并增加系统_________的目的。4.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主要依据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理论,而在我国___________仍起着较大的作用。营养结构稳定性自我调节人为调控判一判(1)物种共生原理要求生态工程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关系(×)(2)物种共生原理的基础只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3)我国生态工程的建设是以人为调控为主的自我调节(√)三、生态工程的设计1.依据:_______和________的基本原理。2.方法:(1)通过“相接”的方法建立新的_________网络,促

4、进物质的良性循环;(2)通过“加环”的方法在_________中增加一些环节,充分利用尚未利用的__________,发挥生产潜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学工程学互利共生食物链(网)物质和能量3.实例:生物氧化塘生物氧化塘是利用___________等生物之间的_____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典型生态系统。藻类和细菌协同想一想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的桑基鱼塘模式体现了现代生态工程的基本思想,你知道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吗?提示: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要点突破讲练互动要点突破要点一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项目理论内容意义举例食物链原理食物

5、链是一条能量转化链、物质传递链巧接食物链,调整食物链长度,利用相应的腐生生物,将各营养级的食物残渣或粪便等排泄物进一步转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利用青蛙来控制农田中的害虫项目理论内容意义举例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物种越多、营养关系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多样性高,可以为各类生物提供多种生存的机会和条件,容纳更多的生物数量增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单一物种的人工林病虫害严重,自然林有虫无灾项目理论内容意义举例生态位原理每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位置将适宜的生物引入生态系统,填补空白的生态位实现物种多样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提高物质、能量利用效率稻田养鱼,鱼吃掉危害水稻生产的害虫,同时为水稻提供矿质元素,水稻能够为鱼提供一定饵料项目理论内容意义举例物种共生原理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不能单独生存和繁衍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种间关系、包括共生,竞争等多种关系构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反馈机制大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特别提醒生态学中物种共生原理与种间关系中互利共生的区别(1)物种共生原理是生态学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这是自然界中生物之间长期进化的结果,包括共生、竞争等多种关系。(2)互利共生是生物种间关系的一种类型。它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

7、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数量上呈现出同步性变化即“同生共死”。例1森林覆盖率如今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植树造林。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许多地方总是同时选择并种植多种树种。这一过程主要遵循的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B.食物链原理C.生态位原理D.物种共生原理【解析】同时选择并种植多种树种体现的主要原理是物种的多样性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