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

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

ID:52251556

大小:341.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_第1页
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_第2页
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_第3页
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_第4页
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5卷第2期地质与勘探Vo1.45No.22009年3月GE0LOGYANDEXPL0RATIONMarch.2o09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杨永刚,李伟清(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650051)[摘要]笔者结合1/5万磁法扫面及相关磁参数测定工作,在路线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引起江东测区航磁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得出该区磁异常并非某些专家所讲由“似条带状含铁硅质岩建造(铁多金属矿化)”引起,而实由高黎贡山群中~高级区域变质岩类产生的结论,并对在该区进行地质勘查的找矿标志、矿床类型等找矿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航磁异常查证磁法扫面路线地

2、质调查找矿标志蚀变[中图分类号]P6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1(2009)02—0098—05YangYong-gang。LiWei-qing.Re—ExplanationofGroundCheckResultsoftheAeromagneticA-nomaliesinJiangdongSurveyArea[J].GedogyandExploration,2009,45(2):98—102.点距)的1/5万高精度磁法扫面以及相应比例尺的1工作(区)简况路线地质调查工作,对测区内引起航磁异常的原因工作区位于云南省西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德宏进行了查证,为寻找以磁铁矿为主的

3、铁多金属矿床州潞西市,地理坐标E98。2100”~98。2845”,N24。提供了依据。其中,路线地质调查所完成的实物工2700~24。33l5,面积101.18kin,为云贵高原西作量见表1: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地层分布主要是由片麻岩、2工作方法与质量概述混合岩两大岩类组成的高黎贡山群变质岩带。地层成岩时代大致在晚太古代一早元古代之间(Ar一2.1工作步骤和方法Ptg1),与似条带状含铁建造(BIF,BandedIron所完成的路线调查与磁测设计路线基本一致,Foundation)形成时间相当,是形成条带状铁矿的有对现场初步圈定的磁异常重点区位的调查则脱离了利时期’。磁测测线和测点,进行了

4、一定的穿越和追索,这部分当前在区内开展了网度为500m×50m(线距×工作未计入实物工作量。表1实物工作量统计表Table1Summaryofthework[收稿日期]2008—08—25;[修订日期]2008一l2—05。[责任编辑]杨欣。[第一作者简介]杨永刚(1977年一),男,2002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工程师,现主要从事井下基建探矿和矿床地质勘查工作。98第2期杨永刚等:江东测区航磁异常地面查证结果的再认识1)首先,对GPS初始化设置并在已知点的基础差最小值1.97m,最大值17.78m,中误差4-10.上进行参数校正,使GPS满足测点定位精度要求。

5、76m_3一(见表2),满足设计要求。表明:对于中小比2)测点定位和地质描述例尺(≤1:10000)的地质测量可以用手持式GPS在观察点按照点号、点位、点性、点述、点间的记机在初始化设置(中心经度99。,Dx=一5.8,Dy=录格式有侧重的描述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观察内一98.7,Dz=一40.8,DA=一108,DF=0.0000005)容主要有:矿石组合特征、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的基础上进行单点绝对定位的方法施测点位。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蚀变及矿化2)地质点密度现象;岩矿脉的产状、厚度、接穿插关系;地质体及地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

6、带)的产状、性质、接触关(DD2006—01),对应地质环境情况复杂类型、比例系;附带观察周围地貌、植被及水文地质情况等。尺为1/5万的地质填图,草测精度要求地质点83)岩层产状实测和标本采集个/km。现场路线地质观察点998个,密度达9.83调查路线上对于出露良好的露头尽可能多的实个/km,平均点密度满足规范要求。但由于地质线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在异常显著路观察点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当部分观察点主要集的位置加强标本采集、岩矿初判和磁性验证。中在现场初步圈定的磁异常范围内),且对地质界4)探槽编录线、构造等地质现象并未按相应间距系统定点追索,在磁异常显著地段垂直于异常轴线布设探槽

7、工从而并未达到或满足“有效控制”的目的。程,进行浅部验证异常解剖。编录按确定编录槽壁、3)探槽编录质量观察、分层、布样一设置基线、文字记录、槽壁素描与探槽编录严格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地层描述的程序进行。技术标准》(DD2006—0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5)路线小结编录规程》(试行)执行。一条(或一段)路线地质调查结束后,根据野外3认识记录内容对其所对应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对露头产状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