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

ID:52253781

大小:340.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2008-2013 灵芝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39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008—2013灵芝栽培技术规程RegulationofGanodermalucidumcultivationtechniques2013-12-05发布2014-01-0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008—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旌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旌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金珠、张正高、姜宏、周俊、杨颖。IDB3

2、4/T2008—2013灵芝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灵芝菌种的制备、栽培料的选择与处理、栽培管理、弹粉及采收、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灵芝的生产栽培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灵芝菌种的制备采用加附PDA固体

3、培养基。4栽培料选择和处理4.1树种除松、杉、樟、桉等含油脂及芳香刺激性气味的树种不能用于灵芝栽培外,其他阔叶树种均可用于栽培灵芝。4.2取材树冠2/3黄叶时,砍伐。直径6~13cm,以8~12cm为佳。自然凉干,随之截段,用于横埋栽培方式段木长度30cm、坚埋的段木长度15cm,含水量35%~42%。4.3袋装一般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膜袋,小棒套袋规格17*33cm,大棒套袋规格(20~30)*(40~52)cm,装入段木至袋满,缝隙用小木棍插实,段木两头填充木屑培养基以使段木间隙填满,木屑培养基符合NY5099规定,装入后袋口用棉线扎紧

4、。装椴木需防扎破膜袋,若袋破则应及时更换袋膜。4.4灭菌采用常压蒸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方式。4.5接种1DB34/T2008—2013实施无菌操作。4.6菌丝培养将接完菌的料袋分装于灭菌框中,再搬入培养室中,层层堆码,在20~25℃温度条件下培养50~80天使得菌丝长满料袋,呈洁白状。5栽培管理5.1场地选择选择平整开阔,通风向阳土壤ph值6~6.5无洪水之害,无污染的水稻田。环境质量符合GB/T18407.1的要求。5.2栽培棚5.2.1栽培棚采用平棚加拱形农膜架5.2.1.1栽培棚搭建栽培场四周间距4m立柱,柱深埋50cm,视栽培场大小

5、中间立柱数根,用口径8cm长毛竹搭在立柱中以铁丝扎牢,横梁间用细竹作经纬,棚顶铺设茅草等不易腐烂遮阴材料,荫棚四周加挂草帘起保温、降温、防热风作用。5.2.1.2拱形农膜架搭建每畦两旁插入弧形毛竹片,构成拱形架,架起中间离畦面45cm高,架上盖塑料薄膜,将整个畦地罩住。5.3脱袋覆土5.3.1整畦棚内左右设畦,中间设通道,畦宽90~140cm,畦长最好不超过40m;两畦间沟宽40cm,深30cm,以低于菌木底平面为宜。5.3.2上床覆土选择气温在20℃以下的晴天脱袋覆土埋木。5.3.3菌木排放在3月10日~4月底之前选晴天下地排放。5.3

6、.3.1密度每畦排放6~10排。5.3.3.2排放方法5.3.3.2.1割去下半部菌袋口;5.3.3.2.2菌棒直立或横置,接种口垂直朝上,入土栽培,菌袋全部埋入土中;5.3.3.2.3选用干爽细碎“生土”覆土最佳,覆土高出菌木1~30cm。2DB34/T2008—20135.4出芝管理菌木埋土后继续凉亭式防雨拱棚保持20天之内畦床泥土干爽,泥土含水率小于25%,之后每次轻洒少量水,保持畦床面始终湿润,含水率控制50%以内,棚温控制在26~30℃,15~20天即现蕾出土。保持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当通气量、温度、湿度、光照条

7、件都适宜时,即分化出菌盖,因此出芝管理重点是水份、通气、温度光照三要素的调节。5.5出芝调控5.5.1水分管理5.5.1.1空气相对湿度菌蕾形成至开片时,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子实体开片基本开足,菌盖边缘稍有黄色时,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期,空气湿度保持在80%。5.5.1.2土壤湿度可视天气状况,以保持大棚内空气湿度85%~95%为基本条件,方法以微喷雾化为最佳。5.5.2通风管理5.5.2.1菌蕾未出土时,只要土壤干爽见白(含水率少于25%)一般不需要接膜通气,要求空气CO2含量低于0.3%,在观察

8、生长或喷水时开启覆盖膜即可达到通气要求。严防空气不流通高温高湿。5.5.2.2菌蕾未出土时,后到子实体开片时,每天通风一次,每次二至三小时,以上午11时至下午3时之间为宜。5.5.2.3子实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