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

ID:52255078

大小:819.0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6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_第1页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_第2页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_第3页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_第4页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卷(Volume)34,期(Number)1,总(SUM)124页(Pages)139~146,2010,2(February,2010)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李社宏,李文铅,丁玉进,刘建平,梁前勇,曹志明(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h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2.青海省地质调:奎院,青海西宁810012;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4.广东省有色地质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80)摘要:通过地质填图

2、、钻探、土壤地球化学、磁法测量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揭露了白基寨花岗岩的空间架构和地质特征,并分析了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岩体具有高分异性(SiO>70%,8Eu在0.03~0.09之间),高K,O,且K,O/Na,0>1等特征。Ba、Nb、P和相对亏损,Rh、Ta、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明显,呈海鸥“V”型。花岗岩源岩为泥质岩和硬砂岩混合而成,形成于同碰撞环境。岩体具有边部倾角小,高挥发份元素向上运移明显、强烈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等有利成矿条件特点,在岩体边部成矿流体与碳酸岩盐相互作用形成

3、白钨矿化体。矿区中部凹勺状区域和ZK3002一ZK3001段是找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有利潜在区域。关键词:瑶岭钨矿;白基寨;过铝花岗岩中图分类号:P581;P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0)01—0139—08瑶岭钨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镇坪山地区,西一印支凹陷区内,处在大东山一贵东一九连山东矿区范围为东经113。5415至113。5745”,北纬24。西向构造岩浆带中部北侧,是赣南一粤北钨矿带的4715”至24。4945,面积约16km(图1),由瑶岭北重要组成部分,矿山位于曲仁构造盆地和九

4、连山褶区(石英脉型黑钨矿)和南部白基寨区组成。此前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瑶岭复背斜的核部(胡世杰,关于矿山的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石英脉型黑钨矿构2006)。在区域上,中生代南岭是钨矿成矿集中区,造控矿和构造特征分析等方面(王燕等,2006,含矿岩石主要是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古生代地层2007;张婷,2007),而对矿区内规模最大的白基寨和少量酸性岩体。白基寨区地质情况与区域地质背花岗岩体研究较少。在1:50000地质填图中,把矿景基本吻合。区花岗岩定位为钙碱性花岗岩(江西省重工业局,经过对矿区l:2000地质填图,地层主

5、要是中泥1970),产于岛弧环境。一般认为南岭与钨矿有关盆统东岗岭组,分为上下两段,上段(D,d)为红褐的花岗岩主要为s型,为海西型成矿构造环境(车色强风化的矽卡岩,下段(Dd)为浅灰色矽卡岩。自成等,2002;邓晋福等,2004)。最近,在危机矿山上段强风化的矽卡岩在土壤地球化学扫面分析测试勘查项目中发现白基寨花岗岩与白钨矿化关系密511个样品得出风化层的w丰度为219p~g/g,比整切,因而对矿区白基寨花岗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找个南岭地区沉积岩地层中w丰度12g/g要高出矿和地质意义。20多倍,在地表局部有铁帽现象

6、;下段矽卡岩为含白钨矿的主要地段,厚40~460m不等。通过岩石l矿区地质背景地球化学测量413个样品,其w平均丰度为76.22瑶岭钨矿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湘南一粤北海g/g。区内主要有F和F两大断裂。F,为一条收稿日期:2009—03—19;改回日期:2009—09—02基金项目:文章受全国危机矿山勘查项目(200644089)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李社宏(1977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质与成矿研究。Email:shehong—li@sohu.COl~l第34卷过地质填图来确定(图2A),但是,花岗岩向下延

7、伸后空问分布如何?白钨矿化与花岗岩体的空间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物探磁法测量和钻探方法对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矿区各类岩石磁性测量,发现矿区花岗岩磁性值在0.1×l0~~25.7×1041TSI问,平均6×1041TSI,为低磁异常。对矿区部分地表进行了磁法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图1),低磁异常整体与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基本吻合,与向北延伸裸露花岗岩完全耦合,这说明磁异常完全可以指示隐伏花岗岩在空间的分布特征。从△T磁法异常(图2B)知,花岗岩在矿区中东部为一个凹勺形状,水平延伸到矿区东北部后倾角逐渐变陡,然后向深部继

8、续延伸。花岗岩向北和北西侧的延伸以地表出1.天子岭组灰白色厚层状、块状大理岩;2.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段中薄层状露的花岗岩带为边界向下延伸,倾角较陡。粉红色强风化砂岩、矽卡岩;3.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段厚层状灰色矽卡岩;沿地表出露的细条状花岗岩带深部可能为4.燕山中后期花岗岩;5.闪长岩;6钻孔;7.断层。F.的深大断裂向西南方向的延伸,花岗岩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