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

ID:52255127

大小:232.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_第1页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_第2页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_第3页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_第4页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t.他鹭第26卷第2期GEOLOGYOFSHAANXI2008年12月文章编号:1001-6996(2008)O2—0091—06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王佳武,李宁社,韩军,李生永,马富存(1.陕西地矿局综合地质大队,渭南714000;2.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710600)摘要: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位于河西走廊以北的残山丘陵及丘间盆地,距玉门市300余公里。这里环境脆弱,荒漠(主要为岩漠)化严重。地表为冲洪积、坡积和风积砂砾石、角砾土、砂及粘性土等,残山和残丘为华力西期侵入岩。侵入岩中储藏铁矿和金矿。这里降水量仅

2、50ITlm左右;而蒸发量达3000mm以上。这里在矿山开发中将矿坑水任意排放,任其蒸发而损失。笔者在本区工作后认为:应重视地下水的重复利用,其一是将矿坑水排放于废弃矿井中,使用时在抽出;其二是将矿坑水排放于废渣中,做好渗滤层和集水池,上部做好防蒸发装置。关键词:马鬃山;矿坑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B1矿区概况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位于河西走廊以北的残山丘陵及丘间盆地,距玉门市300余公里。这里环境脆弱,荒漠(主要为岩漠)化严重。地表为冲洪积、坡积和风积砂砾石、角砾土、砂及粘性土等,残山和残丘为华力西期侵入岩

3、。侵入岩中储藏铁矿和金矿。北距蒙古国仅几十公里,交通极不方便(见图1)。地貌属河西走廊北部的北山丘陵戈壁区,地势总体上北部、东部和南部高,西部低,地面植被稀少,属岩漠化。2自然地理2.1气象该区属冷温带干旱区,冬春季寒冷,多大风;夏秋有雨,较热;四季早晚风大,夏季中午炎热。据马鬃山地区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50咖,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期,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9/5;多年平均蒸发量3000mill,是降水量的6O收稿日期:2008一O9~12作者简介:王佳武:男,48岁,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发表论文

4、多篇92陕西地质第26卷图l工作区交通Fig.1Trafficmapoftheworkingarea倍。多年平均气温5~8℃,干燥度4~15度。最大冻土深度2.5~3.0m。2.2水文由于本区属干旱少雨区,调查时无地表水,仅在洪水期区内及区外的河流才有地表水流。受地形影响,洪水期地表水流向由东向西。2.3地形地貌矿区属残山、丘陵和丘陵盆地,面积100km。,四周为基岩残山和丘陵(岩漠),中部为坡洪积和冲积的第四系砂、砂砾石和粉土,中部高程在1600m左右;四周地面高程在1620~1640m,高差20~40m。中部盆地中亦有近东西向的残山和残

5、丘,盆地走向亦近东西向,残山和盆地相隔出现。3地质概况3.1地层岩性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和侵入岩,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3.1.1第四系(Q)(1)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于河谷地带,岩性为砂、砂砾石和粉土(局部为角砾土),黄褐色、淡黄色,疏松,厚度为5~15m。由于松散有利于降水人渗补给地下水。(2)第四系坡积层(Q)分布于基岩残山丘陵斜坡地带,岩性为角砾土和粉土,灰黄色,松散,角砾土中角砾占10~30%,角砾岩性为安山岩、安山玢岩、蚀变安山岩等,厚度为3~5m。第2期王佳武等: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矿坑水合理开发利用探讨93(

6、3)第四系风积层(Q)分布于河谷及残山丘陵的背风面,岩性为粉砂和中粗砂,灰黄色,厚度1~2m。3.1.2第三系洪积层(N2)分布于局部河谷陡坎处,岩性为褐红色粘土岩,表层呈鳞片状,粘土岩中富含铁锰质黑色条带。3.1.3华力西期侵入岩(r4)分布于工作区基岩残丘及第四系坡洪积和冲积层之下,岩性为安山岩、安山玢岩、蚀变安山岩和石英脉等,浅灰绿色、浅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厚度大于500m。局部见蚀变岩及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石英脉等。3.2地质构造从区域看,本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在大地构造单元中为中朝准地台的阿拉善台隆。阿拉善台隆属于中朝

7、准地台西部,呈楔形深入天山一大兴安岭地槽与祁连地槽之间。天山一大兴安岭地槽在华力西期末回返,同时伴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或北西向的断裂和褶皱,并使古生代及其以前的地层全部变质。矿区地处河西走廊以北北山中的残山丘陵盆地,凸起的山与凹陷的盆地走向近东西向。一般在凸起的山与凹陷的盆地之间皆有断层通过,断距一般不大,倾角较陡。3.3水文地质3.3.1含水岩组特征及富水性按地下水赋存介质的特点,本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风化裂隙带中,在构造裂隙带的深部可能存在局部基岩裂隙承压水(断层泥或硅化岩层的隔水作用),但在区域上,基

8、岩裂隙水和局部基岩裂隙承压水组成一个统一的含水体,一般是基岩裂隙越发育、厚度越大、裂隙未充填,构造迎水面(断层上盘),地下水越富集;反之则相反。据前人计算资料工作区地下水径流模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