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pdf

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pdf

ID:52256612

大小:540.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pdf_第1页
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pdf_第2页
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pdf_第3页
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3期有色矿冶Vo1.32.No_32016年O6月N0N—FERROUSMININGANDMETALLURGYJune2O16文章编号:1007—967X(2016)03—10—04矿柱形态研究及其对勘探工作的影响崔大勇(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辽宁抚顺11332I)摘要:红透山铜锌矿床在5O多年的开采历程中,各阶段的地质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科学的分析,不断总结、归纳矿柱的空间形态及赋存规律,总结出矿柱在不同标高阶段的旋转与侧伏规律,不同的产状与空间形态,取得的成果为生产探矿、采矿工程布置及生产规模确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可靠的地质依据。在1984年开展的“二轮地质找矿”工

2、作中成功的预测矿柱的东南侧伏、3号脉与1号脉合并膨大、3O号脉矿体储量增加;在“六系统”开拓工程中成功的预测一587rn中段至一767m中段矿柱体积膨大储量激增、矿体集中发育在矿体南翼并向东侧伏,实现了资源/储量的增加,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关键词:矿柱;旋转;侧伏;控矿构造中图分类号:TD853.39l文献标识码:A矿体形态、产状和矿石结构、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1引言化,矿体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和重新就位,因此矿体辽宁省抚顺红透山铜锌矿床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本身就是一个地层层位。其核部次一级复式褶曲构古老的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产于清原太古宙花岗造控制着各条矿体的接合部(矿柱)的发育形态;断绿岩地体之

3、中。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成层与晚期岩浆活动仅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矿体的完整因等特点,被称为“红透山式铜(锌)矿床”而享誉国性和连续性。内外地质界。本文通过对已开采矿体编录资料分析,归纳、总3矿柱的形态产状特征及其分布变化结矿体形态产状分布变化的规律特点,建立矿体的主要规律总的空间构架,为今后的生产勘探工作指明找矿方向。所谓矿柱实际上就是指层间剥离虚脱膨胀并发生顶部刺穿的三角形裂隙的充填矿体,巨厚膨大的2红透山铜锌矿床的形成与控矿因素部分。矿山工作中习惯称那些宽30ITI以上,长度2.i矿床成因50m以上,延深在200~300m的厚大透镜状矿体关于红透山矿床的成因,多年来有一定争论,20或筒

4、(柱)状矿体为矿柱。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对太古代绿岩带的研究表矿柱是红透山铜锌矿床的主要矿体,占总储量明,红透山铜锌矿床赋存于太古代绿岩带的片麻岩的6O,因此研究矿柱的形态与产状变化规律特中,属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一变质形成的块状硫化点,正确预测深部矿体形态与储量变化至关重要。物矿床。3.I矿柱的形态产状特征2.2控矿因素矿柱总体形态受复式褶皱构造影响和控制,先红透山铜锌矿区域性构造主要为鞍山群中一系期的复式走向倾竖褶皱限制、控制了矿柱先期的基列的倾向褶皱叠加在走向褶皱之上形成的复式褶皱本形态,而接下来的走向褶皱的叠加,在空间上使矿构造(前人称之为回曲构造即w构造),其次为断裂柱局部在倾斜方向

5、发生倒转、整体走向逆时针扭转,构造及晚期岩浆岩入侵。{也使矿体西端的侧伏方向与侧伏角发生了与矿柱相红透山铜锌矿床位于一个小型的复式褶曲构造同性质变化,矿体逐渐缩减以致部分矿体合并、尖中,在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多次强烈变质和变形,导致灭,矿柱急剧膨大,向东逐渐舒缓侧伏,呈现消失趋*收稿日期:2Ol5一i0—08作者简介:崔大勇(1976一).男,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地质及地质找矿。12有色矿冶第32卷形态上保持近于“X”型的矿柱形态以外,已不具备动,特别是沿倾向的叠加褶皱,使整个红透山主矿体“矿柱”所定义的厚度与长度,但它仍然是“意义”层在北西、南东主要轴向上形成多个藕节状的侧伏变面上“矿柱”。

6、化,这样就合理的得出了矿柱有规律旋转的空间变在一800m平面F8断层两侧各形成一个规模化概念,后来在东南方向继续布置探矿钻孔,结果找较小的由次一级倾竖褶皱控制的小型矿柱,其规模到了3号脉的厚大矿体(见图5)。[3与矿石质量已不能与主要矿柱同日而语,矿体将以4.2次级褶皱对矿柱形态的控制研究指导勘探工30。左右的角度继续向东侧伏直至矿体在倾向延伸作上尖灭消失。(见图4)在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在1号脉矿体上盘的次级或更次级的褶皱很多,有时成为褶皱群,使矿体成4矿柱形态研究对生产勘探工作的指为单侧的羽状形态,这些褶皱往往都是背斜,枢纽倾导意义向矿柱方向,其走向随矿柱转弯而转弯,枢纽倾角从倾伏到矿柱,它

7、们都是从1号脉的未端最后往下延红透山铜锌矿床位于红透山背斜西部倾伏端,深到主褶皱(一级构造)而消失。而3号或7号矿脉受主褶皱构造及次级叠加小褶皱的控制,在空间上的上盘支脉出现的褶皱群都是向形褶皱,枢纽倾角形成形态复杂、分枝复合、转折扭曲的赋存状态,给总是从倾竖经过倾伏往深部最后发展成向形褶皱直矿山深部的勘查与开拓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至支脉消失。通过这些次级或更次级褶皱的发生发4.1矿柱旋转规律对勘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