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

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

ID:52257206

大小:1.36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_第1页
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_第2页
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_第3页
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_第4页
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期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289福建南平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张振峰(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三明,365001)摘要叶坑铌钽矿区位于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田中部,区内已发现大量含铌钽矿伟晶岩脉(群)。通过分析花岗伟晶岩脉(群)产出的地质背景,对伟晶岩脉的一般地质特征、分类特征、分带特征与含矿性的关系开展研究,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区内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找矿前景进行分析评价。关键词稀有金属铌钽矿找矿前景伟晶岩南平叶坑1地质背景该区地处闽西北隆起带与闽西南坳陷带的交会部位,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与南平一宁化构造岩浆岩带的交接地段,武夷成矿带闽中裂谷成矿亚带的中部。区

2、内经历了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从加里东期至喜马拉雅山期岩浆岩均有产出,是福建省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地。1.1地层区内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有下元古界大金山组和迪口组(图1)。岩性为斜长变粒岩、二云片岩,厚度大于50001TI。盖层为梨山组,仅出露于矿区北部,为一套内陆盆地沉积的碎屑岩,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厚~巨厚层状中粗粒杂砂岩、石英砂岩夹细粉砂岩[1]。与变质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触。1.2构造褶皱:区内褶皱主体为西芹复式向斜,长度约7.5km,轴向约北东23。。向北东倾伏。发育在元古界变质岩中,西北翼片理产状倾向南东,倾角5。~40。;东南翼部分为西芹岩体吞噬。次级褶皱发育,控制了区内伟晶

3、岩的产出。断层:断层比较发育,有北东一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3组。以北东一:II;IL东向为主,断层性质多为逆断层,控制了区内地层及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脉展布。1.3岩浆岩区内各种脉岩分布广泛。花岗伟晶岩形成时代为海西期(同位素Rb—Sr年龄为287.4~收稿日期:2013—05—02作者简介:张振峰(1978一),男,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290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2卷360.27Ma)①,常成群成带密集产出,是区内稀有金属矿的含矿母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脉则零星产出。图1南平叶坑矿区地质简图Fig.1SchematicgeoligicalmapoftheYekeng

4、orefieldinNanpingCity1一侏罗系下统梨thgIt;2一下元古界迪口组;3一下元古界大金山组;4一花岗斑岩;5一石英斑岩;6一伟晶岩脉及编号;7一地质界线;8一不整合界线;9一性质不明断层;lo一逆断层;11一向斜轴;12一片理产状2含铌钽伟晶岩特征2.1伟晶岩形态、产状、规模区内伟晶岩均产于下元古界迪VI组和大金山组变质岩中,地表已发现各类型伟晶岩有100余条,集中分布在杉坑、桔树湾、叶坑等地,其余地段零星出露。区内伟晶岩围岩为黑云斜长变粒岩或(二)云母片岩,接触面产状与顶底板围岩片理基本一致,个别在分叉部位斜切围岩片理。伟晶岩多呈密集群体或脉组出现,在平面上或剖面①福建省

5、地质产局,福建省南平伟晶岩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报告,1985。第4期张振峰:福建南平时坑矿区含铌钽矿伟晶岩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291上呈斜列式分布,个别脉体尖灭再现或分叉尖灭。伟晶岩形态较规则,以透镜状为主,脉状、似层状次之,个别呈不规则状,受褶皱控制明显,形态变化常取决于褶皱构造复杂程度。在围岩褶皱开阔、岩层倾斜平缓地段,伟晶岩走向稳定,厚度较小(图2)。在围岩褶皱强烈地段,伟晶岩形态复杂,常见倒转、挠曲、膨胀收缩。图2南平市叶坑矿区50线地质剖面图Fig.2SchematicgeoligicalmapofNO.50lineoftheYekengorefieldinNanpingCity1

6、一下元古界大金山组;2一伟晶岩及编号;3一闪长玢岩;4一片岩;5一变粒岩;6一断层伟晶岩产出受围岩控制,其产状在区内3个密集分布带略有差别。桔树湾一带伟晶岩脉多为细脉状、透镜状。长度一般为数十米至百余米,宽度一般为数米。多数岩脉走向北西,倾向北东东,倾角缓至中等。杉坑一带伟晶岩形态、规模和桔树湾相似,岩脉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西,倾角中等。与桔树湾、杉坑对比,叶坑伟晶岩脉规模较小,岩脉多为近东西走向,倾向南或南东,倾角缓至中等。叶坑主要伟晶岩特征(表1)。2.2伟晶岩分类特征与含矿性矿区伟晶岩根据造岩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交代蚀变强度等特征可划分5个类型。I类为斜长石(或斜长石一微斜长石)伟晶岩;

7、Ⅱ类为微斜长石伟晶岩;Ⅲ类为微斜长石一钠长石伟晶岩;Ⅳ类为(含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V类为钠长石一锂辉石伟晶岩。区内伟晶岩以I、Ⅲ类为主,次为Ⅳ类、Ⅱ类和V类。各类型伟晶岩的分布没有明显的界线,但有一定的分带性。区域上,伟晶岩类型与海西期混合花岗岩西芹岩体、金龙岩岩体(以下简称岩体)292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2卷的空间位置有关,空间上越接近岩体,伟晶岩类型低、规模小、含矿性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