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

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

ID:52257255

大小:218.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_第1页
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_第2页
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_第3页
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_第4页
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期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129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陈元廉(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泉州,362011)摘要德化淳湖金矿产于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四段酸性火山碎屑岩中,主要受祭坑一淳湖北西向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目前已发现4条金矿体。矿体呈长透镜状产出,矿石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绢云母化黄铁(褐铁)矿化硅化蚀变岩型。初步研究表明该金矿为与晚侏罗世火山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德化淳湖1区域地质概况德化淳湖矿区位于浙闽东南沿海火山活动带寿宁一华安火山基底隆起中段东侧Ⅲ。区域上出

2、露地层有中元古界、震旦系等基底变质岩系,二叠系、三叠系沉积岩系及中生代火山岩系。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有北东、北西及南北向3组,其中北西向断裂不仅控制了中生代火山喷发岩系的展布,而且不同程度地控制了区域金属矿产的分布。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印支期侵入的石英闪长岩,燕山晚期侵入的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等。以燕山早、晚期火山活动最为强盛。岩石蚀变较普遍,主要有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等。矿区及周边地区为寿宁一华安Au、Ag、Pb、Zn、Cu成矿带中段,是我省金多金属矿找矿远景的地区之一。已发现安村、华山上、徐州、

3、淳湖、岭头坪、湖头、长潭尾等金矿床、矿(化)点共2O余处。2矿区地质2.1地层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有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四段(图1)。主要岩性下部为厚层状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中部为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顶部为厚层状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局部含少量角砾,偶见夹有沉凝灰岩或流纹质凝灰岩。2.2构造矿区位于涤坑一淳湖北西向断裂带上,晚侏罗世淳湖火山机构的西南部。受区域性断裂收稿日期:2011-12-09作者简介:陈元廉(1957一),男,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13O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1卷回2圈3园圃5圈7园9

4、圈l蛔l1圈l2囹1ll锄,6圈图1德化淳湖矿区金矿地质略图Fig.1SchematicgeologicalmapoftheChunhugoldminefieldinDehuaCounty1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四段熔结凝灰岩;2一流纹质晶屑凝灰岩;3一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4一流纹质角砾凝灰岩;5~辉绿岩脉及产状;6断裂编号及产状;7一叶蜡石化/黄铁矿化;8硅化/绢云母化;9一蚀变脉产状及编号;1O一石英脉及产状;11一矿体编号及产状;12一地质界线;13一岩性界线/蚀变界线;l4一剖面线及编号;15一完工探槽及编号;16一民采硐

5、及编号及火山活动影响,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向断裂为主,北北西向断裂次之。北北西向断裂(F):为区域涤坑一淳湖北西向断裂带向东南延伸一部分,走向350。~360。,倾向北东,倾角72。~85。,断面平直,局部见阶步,宽度一般0.5~5.0m,破碎带不发育,该断裂是岩浆和矿液的通道。北西向断裂(F):该断裂为F次级断裂,东南端与其复合,以压扭性为主伴张扭性,其形迹表现为构造破碎带,主要由构造角砾岩和碎裂岩组成,走向290。~340。,倾向北东,倾角45。~85。,宽0.1~2m,长度大于400m,断裂附近岩石具强硅化、黄铁矿化

6、等蚀变,为金的贮矿构造。第2期陈元廉:福建德化淳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131火山构造:位于晚侏罗世淳湖火山喷发中心西南侧,受火山活动影响,周围发育着环状、放射状断裂。环状断裂形成淳湖一石笋岐周围环状的沟谷地形,放射状断裂围绕区域北西向断裂旁分布,多向火山中心方向收敛,呈放射状分布,切割了环状断裂及各相岩石。沿环状、放射状断裂常有较强烈的硅化、黄铁矿化蚀变,叠加于区域构造线之上,共同控制着矿区内金矿的形成及分布,为金矿液提供通道及贮矿场所。2.3侵入岩区内侵入岩不发育,仅见少量晚期侵入的脉岩,大部分呈透镜状沿北西向分布,个别为北

7、东向分布,脉岩以石英脉为主,石英脉周围硅化、黄铁矿化普遍,是寻找金矿(化)体主要部位。2.4围岩蚀变主要蚀变有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英岩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方解石化、叶蜡石化。其中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英岩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这些蚀变均反映了中、低温热液的成矿特点。硅化:以线型蚀变为主,常与黄铁矿(褐铁矿)伴生,沿断裂带较发育,硅化强烈地段常见类似石英岩,特别是F断层下盘常见硅质岩脉。黄铁矿(褐铁矿)化:以线型蚀变为主,与硅化常伴生,多发育于矿体及顶底板,围岩中呈面型分布。绢英岩化:以线型蚀变为主,为矿体及旁侧蚀

8、变围岩,常有黄铁矿伴生。绢云母化:有线型和面型分布两种,蚀变强者多与绢英岩化组成蚀变脉,为矿体底板蚀变围岩,面型分布多为火山热液自变质期形成。高岭土化:也是较普遍蚀变之一,常出现于晶屑凝灰岩中,表现为高岭土交代晶屑凝灰岩中长英质。高岭土化形成时间较晚,与金矿化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