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

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

ID:52257467

大小:541.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_第1页
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_第2页
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_第3页
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_第4页
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4期计算机仿真2011年4月文章编号:1006—9348(2011)04~0167—05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林俊,林凯,王苏卫,兰浩(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摘要:研究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在移动机器人上配置超声波传感器,对返回的距离值进行信息融合.并将环境分为有障和无障两种模式。针对无障模式下模糊控制的路径振荡问题,为了克服振荡和减小超调,提出了有障模式下的模糊控制和无障模式下的模糊白适应PID控制方案。利用MATLAB建立了GUI移动机器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结构化未知环境下,可使系统响应速度加快,解决了振荡和超调问题,更好地

2、实现从起点到静态目标点的路径规划任务,可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关键词: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自适应中圈分类号:TP242.6文献标识码:AControlofaMobileRobotBasedonFuzzyandFuzzyAdaptivePIDLINJun,LINKai,WANGSu—wei,LANHao(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BhaHunan410081,China)ABSTRACT:Disposingtheultrasonicsensoronthemobilerobotandfusingtheinformationfromthemeasuredv

3、al-lie,thesystemdividestheenvironmentsintotwotypes:theobstaclemodeandthenon—obstaclemode.Inviewoftheoscillationproblemunderthelion—obstaclemodebasedonthefuzzycontrol,thispaperproposesthatthe矗I盈:ycon—trolisusedfortheobstaclemodeandthefuzzyadaptivePIDcontrolisusedforthenon—obstaclemode,andesta

4、bll—shesthesimulationplatformbasedOiltheMATLABGUI.Thesimulationresultsindicatethatthesystemhasquickresponsespe!edandstrongself—adaptiveability,andcar/realizesafetrackfromthebeginningtothestatictargetpointunderthenon—structuralunknowllenvironment.KEYWORDS:Mobilerobot;Fuzzycontrol;Serf—adaptiv

5、el引言在环境信息为多义、不完全或不准确的情况下,移动机器人采用传统的自动控制,除了难以精确地描述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外,控制精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l。2】。模糊控制无需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模式—行为”的反应式控制方式,其拟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使得对于非线性、大延时的复杂系统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控制能力,因而在机器人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口“1。PID原理简单,控制精度高,常被用于对机器人位姿环的控制。但因调节参数的相对固定而导致系统易产生超调现象”J。文献[6]对PID控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通过模糊推理在线自整定KP、K。、Ko参数,不仅实现了精确控制

6、,而且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6C.519)收穑It期:2010—02一lO修回日期:2010一04一13然而,由于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函数不易精确描述,移动机器人在作正对目标点的趋近行为时容易产生局部振荡路径。针对环境模式特点,本文提出了有障模式下的模糊控制和无障模式下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案。有障模式下,系统根据人的驾驶经验制定模糊控制规则,通过在线推理出转弯量,并作用于移动机器人从而产生避障动作;无障模式下,系统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对机器人航向角度进行控制,利用模糊推理对PID参数自整定,从而逼近目标点方向。仿真表明:该

7、方案使得系统在有障模式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避障效果良好;无障模式下,系统相比于常规PID来说响应速度更快,在消除了角度超调的同时,也避免了模糊控制下的振荡现象。2移动机器人周围环境分类2.1障碍物距离信息融合系统采用6个超声波传感器(S0一s5)对环境进行检测,传感器的配置方案如图l所示。传感器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一167—的前、侧面,侧面相邻传感器的角度为450。传感器So—S5的检测距离分别用d;(i-O一5)表示。实验可知,超声波传感器的有效测距范围为(20cm,500cm),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