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pdf

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pdf

ID:52259111

大小:317.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pdf_第1页
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pdf_第2页
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pdf_第3页
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鼯大米刨役不2010午增刊·57·胜利东二矿胶带输送机驱动方式的选择马永海,李景明,王社林(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内蒙古锡林浩特O260o0)摘要:长期以来就较大型胶带机运输系统的驱动方式看法不一。文中从驱动方式的性能、价格对比等方面,对几种驱动方式给予评价,并结合胜利东二露天矿胶带输送机的工况选择合理的驱动方式。关键词:胶带;驱动;选型中图分类号:TD57文献标i,q~-B文章编号:1671—9816(2010)S1—0057一o41大型胶带输送机的驱动方式目前我国大型胶带输送机常

2、用的驱动方式主要瑙有4种:①具有可控软起动功能的CST驱动;②低、中、高压变频驱动;③减速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驱动;④二进制投切电阻启动。时间时同图1速度一时间曲线2机械软启动的过程,也就是:(1)改善曲线形状以减小瞬间加速2.1机械软启动的产生度,由改为a。;(2)延长起动时间,进一步减小瞬起初,大功率电机软起动方式主要是电机转子间加速度,由al改为2。投切电阻或自耦变压器起动等方式,这两种方式的2.2机械软启动技术的发展调速过程是有级调速,起动过程对系统的冲击较大。以德国福伊特公司为代表的可控液力耦合器和目前个

3、别矿还在使用电机转子投切电阻的方式,并以美国道奇公司为代表的可控CST软起动器,都是且实现了二进制投切,但启动特性较差,不能实现胶根据液压原理,利用耦合滑差达到调速目的,都是在带的平稳起动。如何实现较大弹性负载的胶带机多电机首先起动达到工频转速后,再进行液压调速。但点驱动、重载情况下的平稳启动过程,是选择驱动方两者又有所区别:可控液力耦合器是通过液压推动式的关键。从而产生滑差,可以获得较小的转差率,工作效率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何实现多点驱动、重载很高,发热相对于CST较小,体积也相对较小,这种情况下大弹性负载的

4、平稳启动,曾是一个较大的难产品更适用于井下刮板输送机。而CST是通过一定题。为实现这一启动过程,工程师们首先想到的变频压力下的油膜滑动磨擦产生滑差达到调速目的,也控制,因为变频起动特性同胶带机负载特性正好吻可以获得较小的转差率,大转差运行时间不能过长,合,同样都是恒转矩启动特性。但长期以来,电气工否则容易过热,更适用于井下胶带机。机械工程抓住程师们受到大容量、高电压的晶闸管技术还不成熟了“启动”这一关键,而且获得较大的成功,也获得了的困扰,大功率变频技术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问最广泛的市场。该项技术也得到不断地改进

5、和发展。题,机械工程师开始从液压原理上找出路,出现了可2.3机械软启动的优缺点控式液力耦合器和可控CST软起动器。它实现了输可以肯定的是:虽然CST和可控液力耦合器不送机比较理想的起动特性。如图1所示,就是如何获能做为长期低速运行或频繁调速,但有针对性的解得输送机比较理想的起动特性,即获得起动曲线决了机械设备的起动问题,同时还解决了软连接的收稿日期:2010—01一O7问题,主要表现在:~)CST是专为重载输送机设计作者简介:马永海(1973一),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的,是最适合于重载输送机的起动装置;②各种技

6、术人,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有不同的应用场合,CST一开始就为启动设计的,变化专业,现任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公司二期筹备处部长。频器同时适用于随时需要大范围变速的系统,而·58·露大米刨玟不2010年增刊CST并不想进入这一领域;③csT强调的是实用性(7)如采用闭环控制,配套的电气控制系统也很的技术,它同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一样,在大功率中压复杂。变频技术出现前产生并发展,并在大功率中压变频所有这些又为变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技术发展的同时还有顽强的生命力。目前这两种方3变频技术式在井

7、下采煤中仍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①在井下液压系统受温度影响相对较小;②控制系统电压等3.I变频技术的发展级较小,容易做到本安型;③受井下潮湿和多有害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紧缺的问题近一步体腐蚀威胁较小。显现,人们并不满足于“启动”的基本要求,节能的要这两种产品充分满足了胶带的的启动特性,但求也越来越迫切。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发展,大容量、电机的起动问题实际上留给了电气工程师,采取直高电压晶闸管和场效应管的出现,使变频技术的发展接起动或是进行Y一△降压起动。特别是电机直接起成为可能。近年又出现了电子器件MOSFET、I

8、GBT、动电流,不因为是否带载或带载大小而有所增减,起IGCT等功率单元、门极换流晶闸管(SGcrI'),变频技动电流都将达到额定电流的5~8倍。因此,这两种术日臻完善,并且占领了较大市场。随着电子技术的驱动方式,都要求配电系统容量要成倍增加,可以说发展,成本的不断下降,这又使变频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控制方式,无意中将成本转移到了供电系统。机并得到广泛应用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