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pdf

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pdf

ID:52262324

大小:173.4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pdf_第1页
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露天采矿技术2OlO~g5期臣置固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门树臣,刘英璐,王振平(1.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锡林郭勒026321;2.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摘要:该矿由于历史发展延续及各方面生产实际条件严重制约和限定,造成产能提升受阻,短时间内成倍提高产能几乎不可能实现。要想实现产能提升翻倍的既定目标,必须解决好实际受限定和制约的各种不合理因素。在诸多不合理因素中,露天煤矿运输系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通过采区优化运输系统,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解决实际诸方面制约

2、的目的,使设计与建设、生产得到有机结合,在限定条件下增加产能及使后续产销接续等存在的困难得到逐一化解,对保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关键词:工作帮坡角;剥采比;运距;成本中图分类号:TD8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9816(2010)05—0020—02作帮坡角变缓,超前剥离量大,当年剥采比增加。运输系统中存在的上述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露天煤矿贺斯格乌拉露天区煤层构造属向斜盆地,共4产能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个煤组,其中露天可采煤层有1—1、2-1、2-2、2—3、对本矿的运

3、输系统进行优化,以保证露天矿运输的3—1、3-3、3—4共7个煤层,资源储量共计94950.94畅通和运量的需求。万t,占全井田总资源储量的79%。露天开采境界内共划分3个采区,为首采区、二采区和三采区。其中首采区,只开采1—1煤层,由于该煤层赋存范围较小,致使采场作业面线性尺寸较小(南北走向长度1.6km,东西宽度1.43km)。同时由于地下煤层含水的特殊性,使地下水量聚集在向斜轴附近,迫使采掘工作线实行“U”型推进和开采。主疏干井布置在首采区向斜轴左右煤层底板的最低处对应的地表位置,发挥采区整体疏干的全局性作用。该矿由

4、于历史发展延续,遗留的各种问题凸显:台阶高度低、工作线长度短、工作面数量少、作业设备型号小、运输道路展线空间狭窄等。2010年该矿生产计划由年产原煤800万t提升至1500万t。原露天煤矿运输系统(见图1)在地表只设一个出入沟,二、三、四标段的剥离物及原煤由图1原首采区运输系统此出入沟运往北排土场与储煤场。由于北排土场与储煤场的位置使排土道路与运煤道路产生交叉;加2运输系统的优化之采、剥工程均采用外包方式施工,外包队伍采用的优化后的运输系统见图2。运输设备型号一般偏小,从而导致运输设备数量多,(1)设置多出入沟。原运输系统

5、中,二、三、四标运输通道车辆密集。由于采用工作帮移动坑线,使工段大部分剥离物及原煤量都要从工作帮经端帮运输通道和西南部的出入沟运输到北排土场与储煤场,收稿日期:2010—08"16作者简介:门树臣(1969一),男,采矿高级工程师,毕业运输道路车辆十分密集,会在出入沟处形成运输瓶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任国电内蒙古锡林颈,影响露天矿工作效率。优化后的运输系统在地表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总负责)。设置多出人沟,在西侧非工作帮形成固定坑线(底臣至固露天采矿技术2OlO#-gg5期·21·板)运输,设2个

6、出入沟,二、三标段的剥离物以及原剥离物为2986万m,原煤量为1391万t。煤量主要通过1通道运输,四标段的剥离物及煤量优化后剥离物与原煤交叉量为:剥离物为2159主要通过2通道运输。同时也可以根据露天矿生产万m,,原煤量为1016万t。大大减少了交叉量,避实际情况调配各个通道的卡车流量,具有机动灵活免了大量运输卡车交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特点。3经济效果评价通过优化运输系统后,露天煤矿首采区当年计划生产原煤1500万t,当年生产剥采比为2.53m3/t,在此基础上计算经济效果。(1)通过运输系统的优化缩短运距后:直接节约剥

7、离运输成本4150.679万元;直接节约采煤运输成本1639.686万元。(2)通过缩短移动坑线,工作帮坡角变陡,减少当年超前剥离量,降低生产成本1534.32万元。(3)综合前几项经济指标,采煤和剥离共直接节约成本7324.685万元,可见运输系统优化后大大提高了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图2优化后首采区运输系统4结语(2)优化运输系统,缩短运距。按照原运输系统该露天煤矿运输系统通过多次优化、研究和方计算,剥离物加权平均运距为4.52km,原煤加权平案比选,对影响露天矿采掘场各个因素进行了综合均运距为2.98km。分析与计算,

8、使各种优势得到凸显,具有很强的指导优化后的运输系统,剥离物加权平均运距为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3.13km,原煤加权平均运距为1.91km。与原运输系理的目的。统相比剥离物运距缩短1.39km;原煤运距缩短优化工作是工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即体现动1.07km。态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