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

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

ID:52262549

大小:336.37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03

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_第1页
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_第2页
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_第3页
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_第4页
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高考备考研讨会一、2009年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二、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策略三、2010年高考高分秘籍一、2010年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一)大纲解读1、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自主探究思维2、能力要求不变3、考查主干知识的思想没变(二)命题动向1、题型和难度相对稳定。2、命题求新,坚持能力立意3、注重知识整合,关注“三类历史知识"4、注重与现代化相关的知识5、注重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三)对策建议(三)对策建议1、用好考试说明的几个方面(1)深刻领会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正确把握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夯实基础、注重技巧,提高能力(2)明确《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和题型——

2、三个必修模块(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三个选修模块(仅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3)紧扣《考试说明》规定的主干知识,切实理解和落实考试范围2、注重通史意识,进行适当的模块链接3、准确把握和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注意对同类知识的比较和分析(1)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线索的关键,是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核心所在,往往足高考考查的重点。(2)备考时要重视对同类知识的比较和分析。4、关于选修教材的复习建议5、努力减轻记忆负担,多训练新材料和新情景方面的试题一是材料的新颖性,即题目中的材料不直接来自教科书,所选取的材料多是课外的新情景。二是切题的灵活性。2009年高考试题切题灵

3、活、角度变化明显。三是试题的开放性。四是题型的淡化性,高考卷材料和问答题的界限逐渐淡化,问答题材料化的方向明显,这从2009年新高考四省区的试卷中可以着出来。五是内容的关联性,高考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六是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二、高考二轮复习策略(一)历史备考的指导思想1、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应对2010年高考,认真研究山东省2009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吸取文科综合科目考试的成功经验,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为重点,体现新课程理念,强化基础,培育素养,提高应试能力。2、适应山东省新课标高考改革的形势,落实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突出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引导学

4、生梳理知识、辨识概念、拓展联系、完善知识体系,注意基础性、系统性、发展性,做到知识、能力、认识的同步提高。(二)构建新三轮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仍是单元复习,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通过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第二轮复习是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第三轮复习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难点,适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2010年备考总体安排:从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上旬为第一轮复习,2010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第二轮复习,余下为第三轮复习。(三)更新观念迎接新高考1、用新的史学观念

5、统领复习内容(1)唯物史观①现代化定义。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③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起着巨大作用。(2)文明史观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②文明史观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③文明史观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④文明史观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3)全球史观①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②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③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④人类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⑤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2、用新

6、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1)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2)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3)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率”(4)从“浮于表面”到“细节落实”三、高考主要命题分布点、切入点及作答技巧(一)高考命题分布必修部分统计A阶段命题分值B时期命题分值C政治、经济、文化分类分值(二)命题切入点选择题A、选择题总体分析B、选择题的分类C、选择题的一般解题策略非选择题1试题中原因、表现和作用的考查内容多,尤其注重事件的整体发展脉络,考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2异同、认识等也有相应涉及,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3对历史信息的考察是考试重点。一般先给定一定的问题情境和历史信息,甚

7、至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史料和信息,让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综合分析来得出答案。4基本概念的识记占重要地位,包括:重要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A材料解析题的作答规范及解题技巧(一)材料解析题作答规范如下:1.按问作答。2.史论结合。3.语言准确,逻辑严谨。(二)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1.读。指读材料和设问,这是解题的前提。2.审。指审设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