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

ID:5226308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_第1页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_第2页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_第3页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_第4页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探析  摘要: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是公路承载的直接载体,同时也由于其特殊性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公路路面的设计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不同的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加强对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相关知识的掌握,以便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1前言路面作为道路建设最主要的部分,在设计时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我国目前修建的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看来,因为交通量的急剧增加、交通超载现象严重,在道路的早期运营时就已经损坏了路面。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指导,由相关院校、设计

2、单位、科研小组共同组成的编制组经过大量地考察调研,反复修正才完成的。在现行的规范中,虽然较原有的规范更贴近实际状况,但是,在工程施工进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就会导致在以后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种类的质量问题。2当前设计方法中的不足6综合对现阶段成熟的路面设计方法与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设计指标和参数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许多半刚性路面在出现损坏后,实测弯沉也远小于设计弯沉;在温度变化明显的地区,对温度应力是否超过结构层抗拉强度和土基顶面压应变与重复荷载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容易引起温度裂缝和车辙问题,难

3、以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2.1路面弯沉长期以来,容许弯沉都是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设计指标,它不仅能够反映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而且与路面的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不过,弯沉指标虽然与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一定的联系,却不能在路面力学行为和使用性能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现有许多高速公路的检测表明,路表虽然存在裂缝但其弯沉值仍然满足要求。2.2路基顶面压应变土基顶面压应变是当今世界上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所选择的设计指标,以土基顶面压应变作为设计准则,通过控制土基顶面的变形和破坏控制路表车辙,相对路表弯沉准则更为合理,也更符合材料的破坏

4、准则,虽然路表弯沉与土基压应变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路表弯沉并不能完全反映土基顶面的压应变状态。62.3温度应力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引起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荷载因素和气候因素,其中气候影响主要是指温度的影响,路面是一种建筑在野外的结构物,不可避免的受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的直接作用,在季节气温变化显著,具有明显年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地区,温度在下降过程中,沥青面层产生收缩变形,由于路面纵向无限长,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其纵向收缩受到约束无法实现,导致产生温度收缩应力,使路面横断面容易产生横向裂缝。半刚性材料由于本身应力松弛能力较差,且弯拉模量非常大,通常在很小的温

5、降过程中就会发生明显的温缩裂缝。2.4车辙控制指标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采用路表弯沉值表征路面结构抵抗垂直荷载作用产生变形的能力,是控制路面结构永久变形量的设计指标。但我国沥青路面以半刚性基层为主,难以用反映整体刚度要求的路表弯沉控制结构变形量,且路表弯沉是一项整体性、综合性和表观性的指标,并不能反映路面结构层中的具体受力特性,尤其是剪应力的分布特性,因此,尽管路面设计弯沉己经和竣工验收时的弯沉均符合要求,理论上可以达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但很多沥青路面仍在通车不久就发生严重的车辙破坏。62设计解决方案2.1柔性基层结构路面的采用新建路面采用柔性结构增加投资较

6、大,目前普通公路仍难以承受。补强路面采用柔性结构增加投资有限,应积极采用。从技术上讲,进人大修期的旧路实测路表弯沉往往已超过其容许弯沉值,根据容许弯沉值的定义,可以认为旧路半刚性基层疲劳破坏后,已退化为柔性基层,按柔性结构理论补强与实际情况吻合。按柔性结构补强设计,一般会形成包括旧路面层在内的总厚度20cm以上的沥青混凝土层,对路面的耐久性、对下一周期的维修方案确定都比较有利。从经济性上讲,按柔性结构计算的补强厚度一般不大,而按半刚性结构计算补强厚度时,往往计算厚度仅需5~10cm时,也从施工最小层厚方面考虑。人为的将补强基层厚度设计为18~20cm,总体而言造

7、价节约有限。2.2加宽部分与补强部分路面结构的配合加宽路面结构的选择取决于补强路面结构的选定。如果旧路采用半刚性基层补强,加宽部分也应采用半刚性基层。如果旧路面补强采用柔性结构,加宽部分宜采用混合式基层,并尽量使黑色结构层在道路全断面上基本等厚。这种方式既不过多增加造价,又有利于下一个维修期的大修方案确定。2.3改性沥青的应用目前,省内普通公路普遍在上面层采用SBS6改性沥青,确实对改善路表低温缩裂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两方面问题。1)SBS价格较高,能兼顾高低温性能,而高温车辙病害原因主要来自于中下面层,故仅为改善路表低温性能时,表面层宜采用价格较低的SBR

8、改性沥青。2)改性沥青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