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

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

ID:52273273

大小:452.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_第1页
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_第2页
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_第3页
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_第4页
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2期磅{}IVo1.24.NO.22010年4月MINERAIRESOURCESANDGEOLOGYApr.。2010青城子矿田硅质岩成因探讨董存杰,张宝琛,董立军(1.辽宁有色地质局沈阳地质勘查院,沈阳110121;2.有色金rA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摘要:青城子矿田小佟家堡子、杨树等金银矿床内常见有含大量富含玉髓和石英的岩石,通常称为硅质岩。通过野外观察、镜下鉴定,岩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此类岩石受控于同一构造系统,为一个岩性连续变化的岩石系列,本身往往构成矿

2、(化)体,与金银成矿关系密切,岩石矿物内含有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未发现变质作用改造迹象,流体成分与印支期花岗岩关系密切,金矿床经Rb-St等时线法和‘。At/Ar法研究,形成的地质年龄为239.46士1.13Ma。结果表明,青城子硅质岩是印支期岩体侵入作用形成的岩浆流体与地下水等水体混合形成一种混合热液,沿围岩的断裂进入层间滑脱空间内,对围岩进行交代,形成的硅化交代蚀变岩。关键词:硅质岩;流体包裹体特征;交代蚀变岩;成因探讨中图分类号:P578.494;P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10)

3、02-O166一O6青城子矿田是我国北方大型多金属矿田之一,已组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建造。铅锌矿主要赋存于高家峪有四百多年的开发历史。自2O世纪8O年代在青城子组与大石桥组内,金银矿床主要赋存于矿田东部盖县铅锌矿床外围发现了高家堡子银矿床之后,至今已发组与大石桥组的接触部附近大石桥组的岩性变化部现小佟家堡子、杨树等金矿等中小型金矿床5处,这位,硅质岩呈囊状和似层状分布于大理岩中,与区域些金矿床总体上受辽河群盖县组与大石桥组接触部内金银矿化关系密切。的层间断裂带控制,矿田内硅质岩与矿床在空间上有矿区总体构造形迹为EW向,

4、以褶皱构造为主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硅质岩成因的研究也成为矿床体,西部为一个由混合花岗岩为核部,轴向近EW的成因研究的焦点。前人对青城子地区硅质岩的研究比翻卷褶皱,褶皱推覆构造体范围内地层平卧倒转,使较零散,笔者在收集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混合花岗岩上覆于含铅锌碳酸盐岩系之上,风化剥蚀据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区的后形成飞来峰。东部地层平缓,倾角小于4O。,形成正地质发展历史对硅质岩的成因加以探讨,希望提高对常的褶皱构造,褶皱轴呈EW向。青城子地区硅质岩青城子矿田硅质岩的认识。也多产于矿田东部的

5、正常层位内。矿区内断裂构造以NW向为主,NE向次之,层间滑脱构造发育。1硅质岩分布地区的地质概况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主要有在区域变质作用中形成的混合花岗岩,中晚元古代侵入的大顶子花岗岩青城子矿田位于辽东古裂谷中段,裂谷轴部与南和印支期双顶沟、新岭花岗岩体。其中大顶子花岗岩缘隆起区的过渡带内。裂谷的南缘活动带控制了矿田的南部边界。分布于矿区东部石门沟大顶子一带,主要岩性为中粒矿田内出露辽河群变质岩系,普遍遭受绿片岩相斜长花岗岩、属高铝富钠的钙碱性花岗岩。双顶沟花一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自下而上分别为高家峪组、岗岩、新岭

6、花岗岩分布于矿区南部和北部,呈岩基和大石桥组和盖县组(图1)。高家峪组和大石桥组为海岩株状产出,岩性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据航磁相碳酸盐岩夹火山岩和陆源碎屑岩的沉积建造,盖县资料解释推断,两岩在深部相连,可能为一个岩体。①收稿日期:2009-07一I6作者简介:董存杰(1969-),男,辽宁省大连市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地质找矿工作。166图1青城子矿田地质简图Fig.1GeologicalsketchmapofQingchengziorefieldQ一第四系Pt,g一辽河群盖县组Ptlgd-JI.河群

7、高家峪组一大石桥组1一例转背斜2一倒转向斜3一青城子翻卷背斜前缘4一断裂5一向斜/背斜构造6一矿床位置2硅质岩空间分布特征者多被称为石英脉,也多是矿区内的矿体。在一个地区隐晶质硅质岩可以单独出现,如青城子半截沟一罗硅质岩首先发现于青城子矿田东部小石门沟,相圈背沟一带,隐晶质纹层状硅质岩单独产出;但往往继又见于小佟家堡子、杨树、桃源等地。硅质岩的分布与角砾状硅质岩共生,在同一矿区内往往存在共生关严格受控于地层层位,多赋存在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系,如小石门沟隐晶质硅质岩与角砾状硅质岩呈渐变上部层位,呈似层状、扁豆状,硅质

8、岩与金银矿化的关过渡的关系;有时三者呈共生渐变关系,如小佟家堡系密切,其本身或上下盘常常是金银矿体。小佟家堡子地区,在某些地段明显可见纹层状硅质岩与角砾状子硅质岩厚约5~lOm,出露面积0.5kin。,地表的硅质硅质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在走向上可见显晶质硅质岩岩成穹状拱起,因抗风圈化性图强硅园质岩园多呈曰不规则透镜与角砾状硅质岩呈过渡关系。通过镜下观察,这种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