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

ID:52273426

大小:1.11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_第1页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_第2页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_第3页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_第4页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2期地震地质Vo1.32,No.22010年6月SEISM0L0GYANDGEOLOGYJune,2010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0.02.017青海玉树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孙鑫拮徐锡伟陈立春谭锡斌苏桂武王继李智敏。张晓清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2)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3)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摘要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地震,形成了长达65km的地表破裂带,甘达村西D1、果庆益荣松多D2是地表破裂带上破裂特征具代表性的2个地点。这2个地

2、点的同震地表破裂特征调查结果显示:1)破裂沿先存的断裂晚第四纪活动遗迹展布,在甘达村西主要表现为张剪切破裂呈雁列状展布,在不连续的岩桥区分布了挤压鼓包,地表破裂带主要集中在古地震坳槽中,通过测量一个错断的围墙得到该点的位错量为1.4m;2)在果庆益荣松多,山前坡积物中展布的破裂带由斜列距约30m的次级破裂右阶斜列组成,而次级破裂则由一系列斜列距3~5m的单条破裂右阶斜列组成,单条破裂主要表现为挤压鼓包一张裂缝相间排列与裂缝带等2种破裂样式,在河谷中则表现为挤压垄脊和陷落塘,实测栅栏位错量为1.3m;3)破裂整体为左旋走滑性质,未见明显垂直错动分量,破裂样式为典型的走滑破裂特征,地表破裂带沿先

3、存断错地貌分布,反映晚第四纪活动的甘孜一玉树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该断裂大震活动具有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关键词玉树7.1地震地表破裂甘孜一玉树断裂中图分类号:P3l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10)02~0338—070引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一次7.1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2.2。,东经96.6。,震源深度14kin(刘超等,2010;张勇等,2010),是继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中国大陆又一次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地震。地震产生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由多段组成,总体走向约310。,长约65km(图1)。其中

4、,甘达村西一杂朗达南段长约16km,破裂现象清晰、是分布较为连续的最大规模的破裂段,此次地震的最大水平位移就位于该段上(陈立春等,2010)。下面选择该段上2个较具代表性地点,介绍玉树地震地表破裂的一些典型特征。[收稿日期]2010—06—12收稿,2010—06—17改回。(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21160550)和中国地震局玉树地震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通讯作者:徐锡伟,研究员,E—mail:xiweixu@sina.vip.tom。http?lWWW.t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qhys7

5、.1/index.html2期孙鑫抬等:青海玉树M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3433结论与讨论青海玉树7.1地震地表破裂带甘达村西一杂朗达南段上2个代表性地点的破裂特征显示:(1)破裂沿先存的断裂晚第四纪活动遗迹(包括古地震坳槽与基岩断面等)展布,反映晚第四纪活动的甘孜一玉树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该断裂大震活动具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2)破裂带由斜列距约30m的次级破裂右阶斜列组成,而次级破裂则由一系列斜列距3~5m的单条破裂右阶斜列组成,单条破裂主要表现为挤压鼓包一张裂缝相间排列与裂缝带等2种破裂样式;破裂呈右阶雁列或羽列状展布,与1973年炉霍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等的

6、走滑型地震地表破裂带相似,是典型的左行走滑作用的结果(Deng,eta1.1984,Qi—dongela1.,1986),与室内模拟走滑破裂的结果吻合得也比较好(邓起东等,1966)。(3)破裂为左旋走滑性质,未见明显的垂直错动分量,实测2个典型地点的左旋位错量分别为1.4和1.3m。致谢此次工作主要是依托中国地震局玉树地震现场指挥部和应急工作队的支持展开的,感谢中国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能给我这么难得的机会,让我在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现场开展工作。在野外工作期间,青海省地震局、玉树州地震局、玉树州地震台对现场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图书资料室、财务室给予的大力支

7、持。感谢审稿专家和编辑老师的辛勤劳动。愿玉树不倒,青海长青。参考文献陈立春,王虎,冉勇康,等.2010.青海省玉树肘7.1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J].科学通报,55(13):12O0—1205.CHENLi-ehun,WANGHu,RANYong-kang,eta1.2010.SurfaceruptureandhistoricalearthquakeoftheMs7.1Yushuearthquakein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