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操作.ppt

吸痰技术操作.ppt

ID:52284781

大小:2.27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03

吸痰技术操作.ppt_第1页
吸痰技术操作.ppt_第2页
吸痰技术操作.ppt_第3页
吸痰技术操作.ppt_第4页
吸痰技术操作.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吸痰技术操作.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口/鼻腔吸痰法学习要点定义适应症相对禁忌症吸痰装置吸引负压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操作并发症吸痰注意事项痰液的观察痰液性质和呼吸道疾病的关系一、定义痰是喉以下呼吸道病理或生理分泌物。吸痰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指经口、鼻、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二、适应症1.患者无力咳嗽咳痰,或不能充分排痰。2.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通过吸痰协助清理呼吸道。3.溺水者,大量咯血者。三、相对禁忌症1.声门、气管痉挛者。2.缺氧而未给氧者,除非确定缺氧是由于气道痰堵所致。3.心血管急症者。四、吸痰装置有中心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两种。利

2、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五、吸引压力负压的选择1.成人300-400mmHg(40-53.3KPa) 2.儿童小于300mmHg(40KPa)3.婴儿88mmHg(11KPa)六、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型号:成人:12-14号吸痰管儿童:6-10号吸痰管带无菌手套式吸痰管吸痰管前端封闭式吸痰管带吸痰管式痰培养瓶吸痰管吸痰管前端封闭式吸痰管七、吸痰操作并发症吸痰管过程中供氧中断、负压过大、时间过长、插管过深、吸痰管外径过粗、吸痰管质量差、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可导致以下并发症:低氧血症呼吸道粘膜损伤感染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八、注意事项吸痰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每次时间不超过15

3、秒钟,连续吸引总时间不超过3分钟。吸引压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及时停止短时间不能脱氧者,调高氧流量,吸痰过程中高流量吸氧,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在进食后半小时内谨慎吸痰提倡适时吸痰:即在听到或观察到患者有痰时吸痰,不主张定时吸痰,应按需吸痰,以减少吸痰带来的并发症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八、注意事项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和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

4、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和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口腔或鼻腔吸引用过的吸痰管不可用于气管内吸痰,以防止将上呼吸道的感染扩散到下呼吸道。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八、注意事项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由,不要盲目插入。贮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以免损坏机器;贮液瓶内应放少量0.1%含氯消毒液,使痰液不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九、痰液的观察1.痰量:痰量少者可仅数毫升,多者数十毫升至数百毫升。少痰见于呼吸道炎症初期。多痰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性质: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

5、液性、脓性、浆液脓性、浆液血性、血性等。因病因不同而已。2.气味:正常人痰液无特殊气味。当肺组织坏死或感染时有臭味,厌氧菌感染有特殊的恶臭味。3.颜色:因所含成分不同,可成白色、铁锈色、鲜红色、浅绿色等。肺淤血、肺水肿时,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十、痰液性质和呼吸道疾病的关系1.无色透明或白色黏液痰------正常人,支气管黏膜轻度炎症2.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炎3.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急性左心衰4.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5.大量黄浓痰------化脓性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6.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7.恶臭脓痰

6、------大肠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8.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9.果酱样痰------肺吸虫病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