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营养知识.doc

胃肠外营养知识.doc

ID:52284833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6

胃肠外营养知识.doc_第1页
胃肠外营养知识.doc_第2页
胃肠外营养知识.doc_第3页
胃肠外营养知识.doc_第4页
胃肠外营养知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外营养知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胃肠外营养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营养师地位,我们要掌握营养支持中的肠外营养以求全面发展,整理出以下文字与大家共同学。1、胃肠外营养前言对不能进食的病人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想法和由来已久。但限于条件,一直未能实现。当人们对血液循环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以后,约在三个世纪以前,Wren首次尝试了静脉注射,但未能推广。一直到19世纪末,人们对细菌可导致感染和如何防止感染有了足够的认识后,真正的静脉输液才有可能成为现实。2、胃肠外营养的组织和护理胃肠外营养的价值不容置疑,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并发症。为了保证

2、治疗质量,防止可避免的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严格掌握它的实施。因此,在有条件进行胃肠外营养的单位,应由专人负责,并成立专职小组。一个胃肠外营养小组的成员应包括下列人员:对营养专业有兴趣、并有广泛基础知识的临床医师,经过训练的护士,以及营养师和药剂师。当然,还需要有临床检验人员的密切配合。至于病人集中还是分散管理要视各单位的具体条件。没有重危病人监护室的地方,可考虑把胃肠外营养作为该室的治疗活动之一。集中和分散管理各有利弊,但似以集中较为有利。这样,护理人员对业务比较熟悉,外来干扰较少,可保证质量。

3、只有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和实施胃肠外营养,才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获取更好的效果。3、胃肠外营养的种类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和所用制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就总体而言,胃肠外营养实际上是静脉营养,一般分为两大类。(1)周围静脉法每日间歇进行。营养素虽直接进入体循环,但不是24h持续不断,较符合正常生理状态,使各种营养素在体内能接近正常地进行代谢和贮存,减轻肝脏的负担。使用的制剂一般以等渗溶液为宜。由于制剂剂型的限制,难以长期单独使用以满足机体的各种需要。因此,这类静脉营养多作

4、为口服不足时的营养补充。近年,Blackburn等提出的“节省蛋白质疗法”(PorteinSparingTherapy)也是周围静脉营养疗法的一种。最初,他们强调单独使用等渗氨基酸溶液,不使血液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利于体内脂肪分解供给能量,维持正氮平衡。这种疗法有其局限性,经济供价也比按常规输葡萄糖大,只宜在特定的情况下短期进行。但在以后深入的研究中,证实在使用氨基酸溶液的同时加用适量葡萄糖,节省氮的效果更好。所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并不是节氮效应必不可少的前提。(2)中央静脉法:可持续或间歇进行。

5、由于中央静脉血流量大,能稀释各种高渗溶液,制剂选择的回旋余地也大。长期应用可满足病人的需要,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一般称为TPN。如所供营养素,尤其是非蛋白热量,(NPC)过剩时,则称为IntravenousHyperalimentation,IVH。若输液虽持续不断,但所供给的能原物质如葡萄糖模拟口服喂养模式,间歇进行,从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称为“循环高营养”。(CyclicHyperalimantation)。这一方式,营养素的代谢利用更接近生理状态,效果更好。4、胃肠外营养的指征营养素一般以

6、经胃肠道摄入为宜,因自消化道吸收后,各种底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初步代谢,继而转运至全身各部。在这一过程中,吸收的底物激发消化道激素的释放。后者对代谢底物的有效同化具有特殊的作用。但当胃肠道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于较长时期内不能正常工作或不宜工作时,显然需要采用胃肠外途径给予营养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经静脉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素。这些物质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其同化率可能稍逊于经胃肠道摄食,但也能满足维持营养的需要。胃肠外营养的通常指证为:(1)不能口服者,如无法吞咽、食道梗塞、幽门梗阻、肠梗阻等。

7、(2)不宜口服者,如胃肠瘘、节段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短肠综合征、急性胰腺炎、复杂的胃肠手术后(尤其当伴有并发症时)。(3)口服不能满足需要者,如慢性感染、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灼伤、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期间、神经性厌食等。(4)特殊情况,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经胃肠外提供营养素可减少消化道的分泌和蠕动,使消化道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疾病复原或愈合。有时虽不能达到完全自行愈合,但经积极营养支持后,全身情况有较大的改善,使进一步治疗获得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死亡率锐减。在短

8、肠综合征时可起到维持营养的作用,一直到肠道充分代偿适应为止。5、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可根据其性质和发生的原因归纳为技术性、感染性和代谢性。现把一些较常见的并发症分别介绍如下:(1)技术性并发症这类并发症多与置管操作不当有关。细致和熟练的操作可防止发生。常发生的并发症为:血气胸、血肿形成、纵隔积液、动脉损伤、静脉损伤、继发血栓形成、导管栓塞、导管位置不当、胸导管损伤、颈交感神经链损伤、空气栓塞、胸腔积液、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损伤等。此外,护理不当也可引起导管脱出、导管扭折或导管折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