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_理解和翻译.pdf

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_理解和翻译.pdf

ID:52287153

大小:230.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_理解和翻译.pdf_第1页
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_理解和翻译.pdf_第2页
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_理解和翻译.pdf_第3页
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_理解和翻译.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_理解和翻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3年第2期外语研究2003,№2总第78期ForeignLanguagesResearchSerial№78论文字与比喻图像同源的形成、理解和翻译刘源甫(株洲工学院外语系,湖南株洲412008)摘 要:源于自然事物物态意象的文字负载着人类对事物及其属性的视觉感性认知,而比喻修辞则是对事物共性的理性认知。本文探讨图文意象文字定义、文字和比喻图像信息同源的形成、理解以及翻译比喻修辞的方法。关键词:文字图像信息;比喻修辞;翻译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3)02-0047-0411图像文字定义上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决定着人类主观意识里文字本文关于

2、图像文字的定义是指语言中反映自字相和理据。然客观事物物态意象、客观表征及实物质体映像,文字产生之后,在形成语法、语义和语用等范能给出视觉画面强化思维认知行为的文字。如汉畴中,比喻修辞与文字产生本源关系最为密切。字“囚”、“国”、“家”、“田”等;英语eggplant,foot2当客观事物外形意象决定了文字结构形态和理据ball,bamboo2shoot,eyesight等,从文字外形或结时,人类语言进化便完成了初始阶段;而更为重要构理据上可以看出相关事物图文意象或语义。有的运用阶段紧随其后。既然文字反映事物物态意的文字无明显图像信息、或文字结构理据不明显,象,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态及无穷变化

3、的属性有这是因为文字对相似事物高度的概括功能会使某许多是相似的,一个文字的此事物物态意象完全些象形文字失掉视觉直观或音节文字理据不明,有可能用来描写或指代彼事物可能存在的外形与仅留下抽象特征(范文芳2002:6)。但激活视觉属性,这就产生文字语用中物态意象转移的现象,参与思维认知是这类文字与其它抽象概念词汇的人们称之为比喻修辞。古人墨子定义比喻为“辟区别性特征。(譬)也者,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是指用一事21图像文字与比喻同源简述物来说明另一事物;西方Aristotle定义比喻为“相语言的文字外形和结构是有图文意象或理据似或相近的事物取代不明说的事物,就是比喻(隐的。文字形成之初,以物

4、态取字相,汉语中的象形喻)”。比喻实质是文字间的图文意象在运动中寻字尤其是这样,因为当周围事物的形状成为人类找喻体和本体彼此能够“相似迭合”的事物外形或早期交际的一种约定俗成时,文字也就产生了属性,图文意象的相似迭合是产生比喻的前提,文(Bloomfield1993:357-359)。据统计,英语中字与比喻共享同一个事物物态意象,此为同源。91%以上的词是有理据的(杜文礼1996:50)。可与比喻相关的自然事物、图文意象、文字和比见,文字是人类对外部世界思维认知的特殊表达喻意象间关系,可示意如下:形式,从一开始就承载着人类目力所及的关于自此事物→此事物物态意象→字相理据→彼事然界事物的图形

5、信息,以及高度抽象化的意象信物物态意象→彼事物息。文字可以借重实物质体映像直接与思维沟如图所示,物态意象的运动共有四个环节,第通,汉、英语文字有直接负载语义的功能,如汉字二个环节形成文字的图像或理据;第三个环节有“协”从“心”从“力”,人人都同心,才能产生“协图像的连续转移运动,此时产生比喻现象。四个力”、英语cooperate(合作;协力)由前缀co-表示环节完成的最终结果是描述彼事物与此事物的相“共同;众人”,词根operate表示“操作、出力”,共同似或类同的外形、意象、属性或特征。出力才能合作。汉英文字的图文性、意象性和理据31比喻形象和意义的理解与推断性为视觉参与认知提供了客观条

6、件,证明很大程度传统上认为对比喻修辞的理解和运用包括两·47·个过程,首先是辨认,然后是推断(束定芳2000:也参与认知,直觉认知完全不一样。如:253-258),研究通常停留在语义层面。但我们知4)一着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道这两个过程都发现有文字负载的某事物图文意5)Ipllgiveyouaprescriptiontoyourfinancial象信息或实物质体映像(喻体)向另一类事物(本problem.体)转移或运动,并最终在该事物本体建立与图文这是用实物“线索”、“处方”物化“混乱”和“问意象或实物质体映像相一致的联系。所以“辨,题”这样的抽象概念。认”本质上应该是关于图文

7、意象的辨认“推断”则;可以用三维空间词汇物化抽象概念,试比较:是关于图文意象的推断,从感性的认知辨认到理6)Themanwasjudged.性的认知推断,就是比喻形成、表达和认知、求新7)Themanwasbroughtbeforethejudge.的过程。喻体的图文意象向本体事物运动;本体两句意义同,但句7)通过空间用词before,使的图文意象被激活后反过来向喻体求证,求证的推断比喻由思维和视觉共同参与认知。过程是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