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

ID:5229102

大小:42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06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_第1页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_第2页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_第3页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_第4页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习题册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习一机械振动(一)参考解答1.(C);2.(B)3.(SI)4.3.43(s);-2p/3.5.解:k=m0g/DlN/mcm,f=0.64rad(SI)6.周期s,振幅A=0.1m,初相f=2p/3,vmax=wA=0.8pm/s(=2.5m/s),amax=w2A=6.4p2m/s2(=63m/s2).练习二机械振动(二)参考解答1.(D);2.(C).3.;4.;5.解:(1)势能总能量由题意,,m(2)周期T=2p/w=6s从平衡位置运动到的最短时间Dt为T/8.∴Dt=0.75s.6.解:x2=3×10-2sin

2、(4t-p/6)=3×10-2cos(4t-p/6-p/2)=3×10-2cos(4t-2p/3).作两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如图所示.由图得:合振动的振幅和初相分别为A=(5-3)cm=2cm,f=p/3.合振动方程为x=2×10-2cos(4t+p/3)(SI)练习三波动(一)参考解答1.(A);2.(D);3.(SI)4.,XO5.解:(1)由P点的运动方向,可判定该波向左传播.画原点O处质点t=0时的旋转矢量图,得O处振动方程为(SI)由图可判定波长l=200m,故波动表达式为(SI)(2)距O点100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3、振动速度表达式是(SI)OYO6.解:(1)设x=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画原点O处质点t=t'时的旋转矢量图得x=0处的振动方程为(2)该波的表达式为练习四波动(二)参考解答1.(C);2.(B);3.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超前p/2;★4.,;5.解:(1)如图A,取波线上任一点P,其坐标设为x,由波的传播特性,P点的振动超前于l/4处质点的振动.该波的表达式为(SI)t=T时的波形和t=0时波形一样.t=0时按上述方程画的波形图见图B.6.解:m练习五光的干涉(一)参考解答1.(B)2.(B)3.dsinq+(r1-r2)2

4、.7.32mm5.解:根据公式x=klD/d相邻条纹间距Dx=Dl/d则l=dDx/D=562.5nm.6.解:(1)∵dx/D≈klx≈Dkl/d=(1200×5×500×10-6/0.50)mm=6.0mm(2)从几何关系,近似有r2-r1≈有透明薄膜时,两相干光线的光程差d=r2–(r1–l+nl)=r2–r1–(n-1)l对零级明条纹上方的第k级明纹有零级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坐标=1200[(1.58-1)×0.01+5×5×10-4]/0.50mm=19.9mm练习六光的干涉(二)参考解答1.A2.B3.4.539.1

5、5.解:加强,2ne+l=kl,nmk=1,l1=3000nm,k=2,l2=1000nm,k=3,l3=600nm,k=4,l4=428.6nm,k=5,l5=333.3nm.∴在可见光范围内,干涉加强的光的波长是l=600nm和l=428.6nm.6.解:空气劈形膜时,间距液体劈形膜时,间距∴q=l(1–1/n)/(2Dl)=1.7×10-4rad练习七光的衍射(一)参考解答1.(C)2.(B)3.子波子波干涉(或答“子波相干叠加”)4.500nm(或5×10-4mm)5.解:中央明纹宽度Dx≈2fl/a=2×5.46×

6、10-4×500/0.10mm=5.46mm6.解练习八光的衍射(二)参考解答1.(D)2.(D)3.10l4.35.解:由光栅公式(a+b)sinj=klk=1,f=30°,sinj1=1/2∴l=(a+b)sinj1/k=625nm若k=2,则sinj2=2l/(a+b)=1,j2=90°实际观察不到第二级谱线6.解:(1)由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得(2)nm练习九光的偏振参考解答1.(A)2.(A)3.I0/84.见图5.解:以P1、P2、P3分别表示三个偏振片,I1为透过第一个偏振片P1的光强,且I1=I0/2.设P2与P

7、1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q,连续穿过P1、P2后的光强为I2,设连续穿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3,显然,当2q=90°时,即q=45°时,I3最大.6.解:光自水中入射到玻璃表面上时,tgi0=1.56/1.33i0=49.6°光自玻璃中入射到水表面上时,tg=1.33/1.56=40.4°(或=90°-i0=40.4°)练习十狭义相对论(一)参考解答1.(A)2.(D)3.(B)4.(A)5.解:(1)观测站测得飞船船身的长度为54m则Dt1=L/v=2.25×10-7s(2)宇航员测得飞船船身的长度为L0,则Dt2=L

8、0/v=3.75×10-7s6.解:令S'系与S系的相对速度为v,有,则(=2.24×108m·s-1)那么,在S'系中测得两事件之间距离为:=6.72×108m练习十一狭义相对论(二)参考解答1.(C)2.5.8×10-13,8.04×10-23.(A)4.(C)5.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