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

ID:52291866

大小:196.7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6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_第1页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_第2页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_第3页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_第4页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北京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

2、求的一项。1.在复平面内,复数zi(12)i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复数在坐标系数内复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zi(12)iii22i,∴复数z所对应的点为2,1,故选B.2.已知向量a、b不共线,ckab(kR),dab,如果c//d,那么()A.k1且c与d同向B.k1且c与d反向C.k1且c与d同向D.k1且c与d反向【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平行)、向量的加减法.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取a1,0,b

3、0,1,若k1,则cab1,1,dab1,1,显然,a与b不平行,排除A、B.若k1,则cab1,1,dab1,1,即c//d且c与d反向,排除C,故选D.x33.为了得到函数ylg的图像,只需把函数ylgx的图像上所有的点()10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4、.A.yxlg31lg10x3,B.yxlg31lg10x3,x3C.yxlg31lg,10x3D.yxlg31lg.10故应选C.4.若正四棱柱ABCDABCD的底面边长为1,AB与底面ABCD成60°角,则AC111111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3A.B.13C.2D.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四棱柱的概念、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直线与平面的距离等概念.(第4题解答图)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依题意,BAB60,如图,1BB1tan603,故选D.115.“

5、2(kkZ)”是“cos2”的()62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简易逻辑中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1当2(kkZ)时,cos2cos4kcos,63321反之,当cos2时,有22kkkZ,236或22kkkZ,故应选A.3656.若(12)abab2(,为有理数),则ab()A.45B.55C.70D.80【答案】C【解析】

6、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及其展开式.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501234501234512CCCCCC55555522222215220202204241292,由已知,得41292ab2,∴ab412970.故选C.7.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A.324B.328C.360D.648【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知识以及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2首先应考虑“0”是特殊元素,当0排在末位时,有A9872

7、(个),9111当0不排在末位时,有AAA488256(个),488于是由分类计数原理,得符合题意的偶数共有72256328(个).故选B.28.点P在直线lyx:1上,若存在过P的直线交抛物线yx于AB,两点,且

8、

9、

10、PAAB,则称点P为“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是“点”B.直线l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C.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不是“点”D.直线l上有无穷多个点(但不是所有的点)是“点”【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与理解、信息迁移以及学生的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创新题型.本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