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

ID:52293928

大小:225.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4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1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2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3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4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5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6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7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8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9页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劝学师说导学案答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中:zhònɡ,符合,适合。中规中距中意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虽:即使。有:通“又”。暴:pù,晒。挺:直。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省:xǐnɡ,省察。乎:相当于“于”。知:通“智”,智慧。4.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吾尝跂而望矣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④而见者远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而闻者彰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蟹六跪而二螯⑨日出而林霏开⑩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①②③⑤连词,表修饰关系。④⑥连词,表转折关系。⑦⑩连词,表假设关系⑧连词

2、,表并列关系⑨连词,表承接关系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加:更加。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彰:明显,显著。如“欲盖弥彰”。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善:善于,擅长。如“能歌善舞”“循循善诱”。假:借助,利用。7.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①②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心不在焉”。语气词,用于句末,加强语气。相当于“了”“啊”。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分)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寒冷。2、假舆

3、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分)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分)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分)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螯,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是因为它用心浮躁。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是由于它用心专一。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必:一定,必定。2、①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知识和道

4、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独。也:助词,句中停顿。3、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他。4、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疑惑。5、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那些。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他,他们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之人、之族:…一类人。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不屑于与之同列(表示鄙视)。齿,并列。乃:竟然。及:比得上。其:语气词,感叹语气,“真是”。8、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

5、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常:固定的。之徒:……一类人。贤:道德才能。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指《诗》《书》《易》《礼》《春秋》《乐》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书。通:普遍。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嘉:赞许。贻:赠送。11、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于句中,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啊”或不译。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用于一般陈述句或语气轻微的感叹句句末,表示认定,可译为“啊”。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用于句末,与疑问代词“何”

6、呼应,表示反问,可译为“呢”。12、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表示转折,可译为“却”。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词,表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可译为“就”。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用在谓语前面,帮助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13、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引进比较对象,可译为“比”。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③不拘于时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可译为“被”。14、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可译为“比”。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

7、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下,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5分)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味。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一点吧?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8、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但是在大的方面放弃,我没有看出他们的明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