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

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

ID:52300143

大小:49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6

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_第1页
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_第2页
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_第3页
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_第4页
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全套课件基础模块上册教参 第1章 集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集合第1章集合Ⅰ教学要求1.理解集合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理解空集、子集、真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3.理解表示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4.理解集合相同的概念.5.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充要条件的意义.6.了解用集合与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好处;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学会用集合与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Ⅱ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介绍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关心个别对象,而且要考虑由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同样地,数学中常常要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研究它们的性质.由此抽象出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2、之一.这一章的前4节主要是介绍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判断所叙述的一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同样地,数学中也总是遇到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还是假的问题.这一章的第5节就是围绕这类问题而展开的.在这部分中,介绍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是数学中经常使用的基本用语.在数学中,如果能求出一个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很漂亮.-13-第1章集合本章教材的概念较多,符号多,有些概念容易混淆,为了便于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1)要注意从实例出发,使学生在获得一定

3、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提高到理性认识,以形成完整的概念.(2)要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几个意义相近的或有从属关系概念的异同,从而弄清这些概念的含义、区别和联系,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3)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对习题的配备,大部分为基本要求的练习题,小部分用于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训练.复习题1中的B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4)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要求不要过高.开始只要求学生了解课文中数理逻辑用语的意义即可.只有通过今后不断的应用,才能逐步地掌握.随着基础数学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集合与逻辑语言已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的通用语言.集合和逻辑语言是自然语言的

4、提高和抽象,它的含义比自然语言更确切,应用更广泛.学好本章内容对学生继续学习及今后参加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希望教师要教育学生重视本章的学习,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巩固与提高.教好本章的关键是教师对这一章知识的理解.很多教师没有系统地学过集合与数理逻辑知识,需要更新知识才能完成这一章的教学任务.本章教学重点1.集合的表示.2.集合之间的关系.本章教学难点1.集合的表示法.2.集合的运算.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判定.-13-第1章集合本章学时安排如下(仅供参考)1.1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约2学时1.2集合的表示法约1学时1.3集合之间的关系约2学时1.4集

5、合的运算约3学时1.5充要条件约1学时本章小结与复习约1学时Ⅲ教学建议和习题答案1.1集合、元素及其关系1.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出集合的概念.集合的概念不能定义,只能描述.我们用“由某些确定的对象构成的整体”引出集合的概念.2.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教材中通过例题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3.教材中列举了几个常用集合的记号,用黑体表示,例如,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在讲述这部分时,建议学生先通过“回忆时刻”栏目,回忆数的相关定义.4.集合中可根据其中元素的个数是否有限将其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定义十分明显,含

6、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5.学生要会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用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例如,1{1,2,3},而{1}{1,2,3}的写法就是错误的.6.集合理论的创始人康托尔(1845~1918,德国数学家)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总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能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根据康托尔的这个提法,教材中把集合描述为“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的全体”,并指出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互异的.7.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概念之一.和几-13

7、-第1章集合何中的点、线、面等概念一样,只能作描述性说明,不能用其他更基本的概念给它下定义,所以叫它为不定义的概念或原始概念.虽然学生在初中已接触过集合的概念,但不太了解这个词的意义.为了便于学生接受集合的概念,教学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多举实例来说明集合的概念如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也是从现实世界中来的.8.要理解集合的“确定性”和“互异性”.这两点是正确理解集合概念的关键.关于集合概念的确定性和互异性可以这样来理解: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具体对象,则x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二者必居其一,不允许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