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

ID:52309305

大小:2.11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0-04-04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_第1页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_第2页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_第3页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_第4页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坐标系统§2.1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2.2WGS-84坐标系和我国的大地坐标系§2.3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2.4时间系统为什么提出坐标系?描述物体运动,必须有参照物,为描述物体运动而选择的所有参照物叫参照系(参考系)。参照系是粗略的,不精确的,必须建立坐标系。准确和完善的描述物体的运动,观测的结果模拟及表示或解释需要建立一个坐标系统。怎样定义一个坐标系?坐标系固连在参照系上,且与参照系同步运动。要完全定义一个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必须明确指出:①坐标原点的位置。②三个坐标轴的指向。③长度单位。Przxy

2、o左手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符合右手法则或左手法则:xyzo右手坐标系注:一经定义坐标系,空间一点对应一组坐标,坐标系不同,坐标值也不同。为什么选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任一点的空间位置可由该点在三个坐标面的投影(X,Y,Z)唯一地确定,通过坐标平移、旋转和尺度转换,可以将一个点的位置方便的从一个坐标系转换至另一个坐标系。与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所相应的大地坐标系(B,L,H),只是坐标表现形式不同,实质上是完全等价的,两者之间可相互转化。GPS定位采用坐标系:在GPS定位测量中,采用两类坐标系,即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

3、,两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均在地球的质心,而坐标轴指向不同。天球坐标系是一种惯性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及各坐标轴指向在空间保持不变,用于描述卫星运行位置和状态。地球坐标系随同地球自转,可看作固定在地球上的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观测站的位置。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应保持不变,或仅作匀速直线运动。§2.1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天球:指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一、天球坐标系M黄道γεPnΠsΠn天球赤道Ps天轴与天极: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Pn和Ps称为天极,其中Pn为北天极,为

4、Ps南天极。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M与天轴垂直的平面,称为天球赤道面。天球赤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球赤道。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黄赤交角:黄道与赤道的夹角。黄极:通过天球中心,且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其中靠近北天极的交点为北黄极,靠近南天极的交点为南黄极。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注:春分点和天球道赤面,是建立参考系的重要的基准点和基准面。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太阳春分点秋分点M黄道γεPnΠsΠn原点—地球质心MZ轴—指向

5、天球北极PnX轴—指向春分点Y轴—垂直于XMZ平面,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统。ZXY天球空间直角坐标(X,Y,Z)的定义:MγzPs天球赤道Pnyxsyzxαδr天球中心与地球质心M重合,赤经α为含天轴和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s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夹角,赤纬δ为原点M至天体s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向径γ为原点M至天体s的距离。天球球面坐标(α,δ,γ)的定义:对同一空间点,直角坐标系与其等效的球面坐标系参数间有如下转换关系:MγzPs天球赤道Pnxsyzxαδry岁差:地球实际上不是一个理想的球

6、体,地球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这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的西移,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中称为岁差。岁差和章动的影响岁差产生的原因:日月和其他天体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主要由日月引力引起。太阳的影响为月球影响的0.46,太阳的质量是月球的两千多万倍,为什么月球对岁差的影响反而更大呢?M黄道γεPnΠsΠn天球赤道岁差周期:25800年,每年春分点西移50.371″M黄道γεPnΠsΠn天球赤道章动:在日月引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将绕瞬时平北天极旋转,大致呈椭圆,这种现象称为章动。章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月球轨

7、道面(白道)位置的变化。章动的规律章动的周期:18.6年章动椭圆的长半轴:9.2″abr=εΠn章动椭圆岁差、章动叠加Pn岁差章动的叠加效果M黄道γεPnΠsΠn天球赤道黄极天极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岁差和章动分开研究,分别研究两种现象的规律,然后再综合叠加。在岁差和章动的影响下,瞬时天球坐标系的坐标轴的指向在不断的变化,将不能直接根据牛顿力学定律来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轴不仅受日、月引力作用而使其在空间变化,而且还受地球内部质量不均匀影响在地球内部运动。前者导致岁差和章动,后者导致极移。岁差、章

8、动和极移的影响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地球体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因而,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极移。研究分析表明,极移周期有两种:一种周期约为一年,振幅约为0.1″的变化;另一种周期约为432天,振幅约为0.2″的变化,即张德勒(S.C.Chandler)周期变化。地极移动在平面上的投影1971.01975.01CIO-0.2″+0.2″+0.5″瞬时极:随时间变化的极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