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岩注浆施工方案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

ID:5230956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6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1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2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3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4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岩溶路基注浆一、工程概况场地内下伏吉言主要为石灰岩,岩溶强发育,74根桩中有52根的桩位处于溶洞上,129钻孔中有81个钻孔揭露有土洞或溶洞发育,钻孔岩溶间洞隙率为62.5%。溶洞充填情况为空洞、半充填、全充填;洞内填充物为黏性土、砂粒、石灰岩岩块(岩块块径多为2~30cm)等,经钻探揭露溶洞均有漏水、漏浆现象。1.溶洞溶洞:其充填物主要为软塑黏性土,松散~稍密的粗砂,岩石碎屑,钻进时速度较快,普遍出现漏水、漏浆现象。整个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揭露洞高3.30m~0.20,平均3.30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2.土洞土洞:在ZK062-2号

2、桩和ZK072-1号桩处有揭露。揭露洞高7.00m~8.50m,平均7.75m,层顶高程-0.32m~3.36m,层底高程-8.82m~-3.64m。层高3.03~0.20,平均3.03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其中在22号桩(ZK022-1和ZK022-2)位置处钻探时未揭露有土洞,但当钻孔终孔后地面出现塌陷,塌陷坑直径2m,深度4m。3.岩土工作分析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详勘报告,本项目附近的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场地周边可见数条小断裂发育,断裂发育多为北东向,规模较小,对场地稳定性影响不大。本次勘察揭露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有岩溶(土

3、洞、溶洞)强发育,且基本为溶洞,部分由充填(有半充填和全充填)、部分为空洞(即洞内除水之外几乎没有另外的充填物),岩溶是动态的,会进一步发展扩大,拟建场地属建筑不利地段,应采用措施对溶洞进行出理,做好预防地面溶洞塌陷,在钻孔施工时,22号桩处出现直径2m,深4m的圆形塌陷坑洞。 二、设计原则及范围1、岩溶注浆的目的(1)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变化,而水位的改变会造成地层的强度下降,从而导致基底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危及基面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岩溶注浆,可以将空洞的水置换成水泥凝固体,同时可以封闭土、石帷幕,阻隔上层滞水与岩溶水的联系,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2)由于页岩灰岩中溶沟、溶

4、隙、溶洞发育,在上部地层受到较大压力时可能造成该段地层塌陷,从而严重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施工时根据先导勘探孔揭示地层中的岩溶发育情况,加固深度由探灌结合孔确定,对溶岩进行注浆加固,从而确保页岩灰岩地层的稳定。(3)有填充物的溶洞,采用三管高压旋喷注浆注水泥浆,增强溶洞填充物的刚性。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岩溶注浆的目的是形成隔水帷幕,将溶洞固体化、加固地基、减小沉降、达到下一步冲桩护壁成孔,防止塌孔,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线路运行要求。2、注浆原理(1)岩溶裂隙无论是管道型,还是裂隙型,其中的土颗粒在地下水的带动下均可自由运移,这是岩溶地区产生地表塌陷的内在原因。而溶洞的形成一般多受构造裂隙控制,因此隐伏

5、岩溶溶洞顶板大范围完整是不可能的。顺构造裂隙或构造复合部位会产生岩溶裂隙或通道,俗称土石界面处的岩溶“天窗”。(2)液体从高压向低压方向运动,即首先填充地下无压地带(如空洞、土洞、或半充填、全充填流动稀泥的溶洞),当空洞充满之后,浆液必然将通过岩溶“天窗”向压力最小的地表扩散并涌出地表。在土层或溶洞充填物中浆液流动垂直于土层等压线,并沿最短或最近的距离流动;在岩层中浆液流动主要顺岩溶裂隙扩散。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土层不均质,浆液必将呈不均匀扩散,且浆液扩散不构成整体或面状,在溶洞及土层中多呈脉状或树枝状,仅在空洞及充填松软的溶洞顶部结石成块状。(3)在有填充物的溶洞内采用三管高压旋喷注浆,浆

6、体可扩散混合到2.4米范围内,形成刚性物体结构。三、钻孔设计与注浆量计算1、钻孔设计(1)钻孔密度的设计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及不均匀性,使查明岩溶的实际分布、空间形态及发育特征难度很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注浆孔均采用均匀布置,除判明了准确的土洞和“天窗“位置可集中布孔应采取针对性注浆外,注浆布孔原则如下。①注浆孔密度适当,围绕工程桩周边布孔,一般Φ1.0m桩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Φ1.2m;Φ1.4m桩沿周边平均设4个孔,Φ1.6m桩沿周边平均设5个孔。②注浆孔距、排距应小于浆液扩散半径,并应相互搭接。(2)钻孔深度的设计根据岩溶发育成因及注浆机理,钻孔深度的设计原则如下。钻孔必须钻入最深层溶洞底,

7、以岩溶发育标高作为设计孔深的依据,原则上钻孔要遇到岩溶通道。(以钻探资料为依据)2、注浆量计算(1)注浆量计算公式注浆量计算常采用经验数据法、工程地质比拟法、浆液均匀扩散的单孔注浆计算法等方法。鉴于岩溶的不均一性,本次采用整体计算法,计算公如下:P=V×β×α/m其中:V=A×L×η式中:p—注浆折合水泥重量。V一岩溶注浆体积,m3;β—岩溶中水泥结石充填系数,按水平帷幕考虑,空洞β=1,充填溶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