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规常识.doc

安全法规常识.doc

ID:52310199

大小:4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6

安全法规常识.doc_第1页
安全法规常识.doc_第2页
安全法规常识.doc_第3页
安全法规常识.doc_第4页
安全法规常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法规常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安全法规常识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关于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这十二个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建筑业是伤亡事故多发行业: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其中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

2、伤害、坍塌事故等五种,为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称为“五大伤害”。新工人上岗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新工人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新进场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重新上岗、转岗应再次接受安全教育:转换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人员,必须重新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才允许上岗工作。必须佩戴上岗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胸前都必须佩戴安全上岗证,证明已经受过安全

3、生产教育,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和其他工种作业人员以及对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锅炉司炉工。起重工(包括各种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和司索人员)、压力容器工、金属焊接(气割)工、机动车辆驾驶和建筑登高架设人员等。《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杜绝“三违”:“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7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违”造成的。《刑法》第134条规定:“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

4、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不报,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第二章劳动保护与消防安全劳动保护是指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指导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劳动者应享受的权利:《建筑法》规

5、定:“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索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有权检举和控告。”国家规定对女职工进行“四期保护”(“四期”是指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由于女职工生理的特殊性,所以不得安排在“四期”内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和有毒有害作业。正确佩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正确戴安全帽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安全帽由帽衬和帽壳两部分组成,帽衬与帽壳不能紧贴,应有一定间隙(帽衬顶部间隙为20~50mm,四周为5~20mm);当有物料坠落到安全帽壳上时,帽衬可起

6、到缓冲作用,不使颈椎受到伤害。二是必须系紧下颚带:当人体发生坠落时,由于安全帽戴在头部,起到对头部的保护作用。正确使用安全带:高出作业人员,在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不系安全带作业是违法的。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挂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使用。其他防护用品的使用:凡直接从事带电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严禁酒后上班:建设部规定:”严禁酒后上班”。操作旋转机械设备的人员防护:操作旋转机械设备的人员,应穿“三紧”(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工作

7、服;不准戴手套、围巾;女工的发辫盘在工作帽内,不准露出帽外。施工现场明火作业要办用火证:施工现场明火作业,操作前必须办理用火证,经现场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做好防护措施并排专人看火(监护)后,方可操作。用火证只限当天本人在规定地点使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消防器材:施工现场设防护消防器材处,应设置明显标志,夜间设红色警示灯,消防器材需垫高放置,周围3m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施工现场电气着火扑救方法:施工现场电气发生火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使用沙土、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得使用水及泡沫灭火器灭火,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消防火灾隐患:

8、每日作业完毕或焊工离开现场时,必须确认用火已熄灭,周围已无隐患,电闸已拉下,门已锁好,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木料加工等易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