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

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

ID:5231948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_第1页
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_第2页
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_第3页
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_第4页
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趋于自然与生态成为可能,最终产生了生态建筑,而生态住宅的设计特点对今天的设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文章作者对生态住宅的基本特征、原则、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设计Abstract:inrecentyears,aspeople’saware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improvethetechnicallevel,thenaturalandecologicalconstructiontendstobecomepossible

2、,eventuallygaverisetoecologicalconstruction,andthedesigncharacteristicsoftheecologicalresidentialhasgreatguidingsignificancetotoday’sdesignpractice.Detailedanalysisofthebasiccharacteristicsofecologicalresidential,theauthorsofthepaperprinciple,designidea.Keywords:ecologicalresidentialarchit

3、ecturaldesign;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7前言生态住宅建筑是随着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与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生态建筑必将是2l世纪最具有代表性、时代感的建筑形式之一。如今生态学原理已广泛地渗透到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方面,可以说我国的建筑师们面对未来,有勇气、有能力设计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创造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人类居住环境和绿色建筑空间。一、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1.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周围种植树

4、木防风、遮阴、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1.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它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的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它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呵呵风能),保护欲改善自然环境。1.37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态布置合理,应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

5、适度,又节省能源。1.4回收并重复使用能源,从旧有建筑物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二、生态住宅原则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

6、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三、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7住宅设计生态化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外围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

7、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3.1住区风环境设计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