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

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

ID:52321044

大小:373.2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6

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_第1页
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_第2页
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_第3页
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_第4页
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7卷第3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7,No.32010年5月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May2010历史学研究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林岗(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510275)摘要:本文认为历史上存在两个关于中国疆域的观念系统:一个是“禹迹图”系统,另一个是“一统图”系统,古地图有“本部中国”和“周边中国”观念系统的分别。这种历史上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关于中国疆域的观念,反映的正是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共处东亚大陆而相互冲突和融合的状况。冲突和融合的

2、漫长历史塑造了那种有中央属土和周缘边陲之分的疆域观念。经过清朝的统治和现代民族解放运动,本部与周边划分的历史痕迹正在消退,中国由王朝国家演变成现代民族国家。关键词:中国疆域;古地图;农耕与游牧中图分类号:K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2010)03-0047-10流传至今而能够反映古人在国家规模上认识统图”系统。“禹迹图”系统所描述的疆域,基本自己所生活的地理空间的早期地图,是北宋人制上相当于“九州”、“赤县神州”等概念所指的版作的。当然,北宋人绘制的地图也承继了唐代甚图,即长城以南,横断山以东广袤的东亚大陆。而至更早时代对地理空

3、间的认知、经验和疆域观念。“一统图”系统所描述的疆域,除了包括上述地区年代越早,流传下来的古地图就越罕有,本论选取之外,还加上长城以北若干游牧民族活动地带以由北宋迄清代有代表性的古地图为讨论对象,配及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广义的西域地区。前者是合历代正史中地理志和方域志的记载,讨论中国秦汉以来中国疆域的核心区域,为论述方便,姑且疆域及其观念的变迁以及由历史上中国的疆域问称为“本部中国”,后者核心区域除外的广阔地带题伸延而来的相关问题。笔者以为,历代古地图是中国疆域的周边区域,姑且称为“周边中国”。最能够显示古人对自己疆域的那种独特的观念,历经清朝的统治和现

4、代民族主义运动,“周边中它们是理解古人关于国家疆域及其观念的最重要国”逐渐融入“本部中国”,变成与“本部中国”一的资料。古地图有文字记录所缺乏的那种直观样具有相等主权意义的国家版图,中国也因此由性,它凝聚着更直接的空间经验;从古地图入手探一个具有“朝贡秩序”的王朝国家演变成现代民讨古人的疆域观念,可以避免文书记录固有的模族国家,即现今的中国。当然,此是后话。本文的糊性。基本论点是提出这样一个历史上存在的关于“中经过研读和索解历代古地图,笔者看到一个国疆域”互有不同的观念系统,以及尝试分析这十分有趣的现象:古地图的制作显示有两个关于两个疆域观念蕴藏的历史

5、内容及其丰富的文化意“中国疆域”的系统存在。它们相互关联,又互有味,为学界关于“中国疆域”的讨论进一新解。区别;它们既是对“中国疆域”的认知和经验,可一是两者又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并不是历时的王朝控制的地理区域有所变化的那种不一致,而是对描述“本部中国”疆域而最值得讨论的古地“中国疆域”本身存在不同的观念。在地域上,它图有如下几幅:绘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至绍圣们描述的版图是不一样的。一个可以称为“禹迹元年(1094)的“禹迹图”;北宋宣和三年(1121)荣图”系统;另一个可以称为“一统图”系统或“大一州刺史宋昌宗重立石的“九域守令图”;南宋地理收稿

6、日期:2009-12-16作者简介:林岗,男,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48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学家黄裳绘制由王致远于淳祐七年(1247)刻石意得精确。但这幅图无山脉标示,地名稀少,亦无的“地理图”;绘制于明正德七至八年(1512—长城。李约瑟说它“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1513)的“杨子器跋與地图”;以及明万历二十二图”③,恐怕是有道理的。地图所显示的地理内年(1594)刊印后由一不知名的朝鲜绘图者摹绘容,的确如图名说的那样,凡“禹迹”所到之处则增补的“王泮识與地图”。①较详,而“禹迹”所未到之处则简略,甚或不载。单看地图

7、的取名就很有意思,这些名字显示图纵72格,横68格,北以黄河河套地带为端;因了它们与渊源深厚的地理历史传统的联系,超越为《禹贡》提及弱水和黑水,图的西端远及瓜州和了一朝一代的暂时性,表示了这片地理空间恒久流沙;西南只标有一条似流向南方的“黑水口”。如斯的意味。“禹迹”无疑就是悠久传说中那位这些地带本有丰富的周边民族活动刻下的地理记超人英雄大禹,跋山涉川,疏治洪水,划分州界,确印,而制图者完全没有涉及,所以图的北、西和西定疆土的人物所走过的地方。历经千年传闻,大南端除了河流和极少量地名就完全是空白。这只禹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被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能解释为制

8、图者刻意为之,因为这些地方缺少民奉若神明,由他的“足迹”代表这片疆土的共同“诸夏人”的活动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