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

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

ID:52326289

大小:1.0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26

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40B0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045—2017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structionofthedust-reducingforestplantcommunityinUrbanandRuralRoad文稿版次选择2017-12-30发布2018-01-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3045—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尚光、方习海、苏守香、高乾奉、夏尚斌、李鹏翔、杨婷婷。IDB34/T3045—2017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粉尘植物防治的术语和定义、植物选择、群落配置、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本标准适用于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粉尘污染的降减,其他类型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3、于本文件。《安徽省造林技术导则》(2012)《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2012)《安徽省城镇园林绿化导则(试行)》(2014)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粉尘dust因破碎、筛分、运输等机械过程而产生的,能在空气中分散(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微细粒子,其粒径一般在1~500µm之间。3.2扬尘blowingdust由于地面上粉尘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3.3降尘植物dust-reducingplant有些植物的叶、花等器官分布有绒毛,有些植物的芽

4、、叶等器官会分泌有保护作用的黏性汁液,而另有些植物的枝干具有粗糙凹凸、表皮裂纹众多等生物学特性,它们的存在对空气中粉尘能起到阻滞、黏着、吸附等更强的作用。1DB34/T3045—20173.4森林植物群落forestplantcommunity具有一定种类组成、结构和生产量的植物群体总称。一个完备的森林植物群落在空间上大致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物层4个层次,但现实中,也可分为1-4个层次不等。3.5森林群落结构forestcommunitystructure针对森林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

5、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种类组成、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方面。3.6六板七带式道路道路的人行道、车行道与绿化带的平面结构组成模式。其中,“六板”指道路两侧各有一条人行道、非自动车道、自动车道;“七带”指道路两侧的自动车道与非自动车道之间、非自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远离车行道的人行道外侧各有一条绿化带,加上一条中央绿化带。4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4.1一般原则4.1.1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选择生长迅速、降尘能力大、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经济价值和收益均较高的乡土树种,或符合上述条件且经过引种试验、证实适生于当地的外来树种;草本

6、植物应具有耐旱、耐涝、容易生长、蔓面大、根部发达、茎低矮强壮和多年生长的特性。4.1.2最好以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树种为辅;可采取树种混交,如针、阔叶树种混交,常绿与落叶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树种混交,经济树与用材树混交,乔木、灌木、草本多种植物混交等;采用带状、块状或行状混交方式。4.1.3以降尘和绿化美化行车环境为主;突出功能与美化相结合,采用多种配置模式;注重线路绿化与林带建设同步推进。4.1.4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地势平坦路段单侧森林群落林带宽度应达到50m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应达到100m。山区路段及城际交通要道、围(绕)城公路等降

7、尘森林群落林带宽度可根据当地地形宜宽则宽。4.2高速公路降尘植物群落见图1。2DB34/T3045—2017图1高速公路降尘植物群落4.2.1高速两侧降尘植物群落4.2.1.1一般路堤通常在防撞护栏边路堤排水沟外侧1.5m处种植1~2行常绿乔木林带,在每两株乔木之间栽种常绿灌木,常绿乔木林带外侧根据可栽植区域的宽度,营造常绿、落叶相互搭配的森林群落;排水沟以内的公路用地,采用植草、地被植物方式进行地表绿化,最终,形成远乔木、中灌木、近草皮加花灌木的三层森林群落体系。4.2.1.2路堑边坡4.2.1.2.1在公路边最大限度地栽植常绿乔木、灌

8、木及地被植物,具体配置参见4.2.2.1。4.2.1.2.2外侧树林较多的地段,适当选用地带性树种,使自然景观突出,边坡内外景观融为一体。4.2.1.3路基边坡对于边坡较缓的地段,在边坡和边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