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

ID:52326458

大小:288.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_第1页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_第2页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_第3页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_第4页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_第5页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_第6页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_第7页
资源描述:

《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2期水生态学杂志Vol.35,No.22014年3月JournalofHydroecologyMar.2014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赵峰,谢从新,张念,吕元蛟,李瑞娇(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在底面半径10cm、高35cm的圆柱型玻璃柱中研究了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对养殖池塘水体理化指标及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试验用水为养殖池塘水,平均水温30.5℃。梨形环棱螺平均体重2(1.91±0.27)g、体长(1.96±0.13)cm、体宽(1.32±0.21)cm,放养密度为287.86

2、、590.28、1237.03g/m。各2处理组DO均不同程度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降频率与放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68,P<0.05);pH则出现小幅波动,维持在7.76~9.63,且各处理组p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梨形环棱螺++对TN、NH4-N、悬浮物和叶绿素a去除效果显著,除NH4-N外,去除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各密度组去除+率:TN为14.41%、29.43%、32.88%,NH4-N为15.65%、11.38%、19.92%,悬浮物为40.22%、59.78%、73.91%,叶绿素a为1.59%、10.59%、26.60%。梨形

3、环棱螺生物量与氨氮释放通量呈指数关系(y1=0.41470.0017x12-72e;R=0.8221,P=0.092),与活性磷酸盐释放通量呈多项式关系(y2=-7.6×10x2+0.0013x2-20.1141;R=0.9913,P=0.082)。关键词:梨形环棱螺;密度;水质;沉积物;氮;磷中图分类号:X52,Q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75(2014)02-0032-07螺类是湖泊、河流等淡水水体中常见的底栖动(Prosobranchia)、田螺科(Viviparidae)、环棱螺属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螺类等底栖动(Bellamya),生活在湖泊、河流

4、、沟渠及池塘内,喜栖物在水底的活动可造成底泥再悬浮,促进氮、磷营养息于底层、水草上或附着在岸边岩石上,是我国最为盐向水体释放,影响沉积物营养盐通量(Ciutatetal,常见的淡水腹足类之一(刘月英等,1979)。邬红娟2007;Helmutetal,2002;孙思志等,2010);而释放的等(2005)对武汉11个浅水湖泊底栖动物进行研氮、磷营养盐又被藻类利用,螺类通过摄食藻类、有究,软体动物生物量占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机碎屑、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高等水生植物碎片从271.81%,最高可达624.54g/m,软体动物中梨形环而促进水体净化(段晓姣等,2013;Hanetal,2010;棱螺

5、为优势种。武汉东湖水果湖区环棱螺年平均生Lietal,2009);底栖动物的分泌物可使水体中的颗物量为554.37g/m2,郭郑湖区年平均生物量为粒悬浮物迅速絮凝为团状而沉降,通过底栖动物能308.99g/m2(陈其羽,1987)。近年来关于螺类净水迅速将水体中悬浮态氮磷转换为溶解态氮磷,对降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低水体悬浮物含量、提高水体透明度有着显著作用nosa)(魏阳春等,1999;朱苗骏等,2004;张爱菊等,(费志良等,2005)。此外,作为湖泊沉积物中氮、磷2011;卢晓明等,2007),而关于梨形环棱螺的报道较的有效利用者和清除者,螺类

6、又能作为杂食性鱼类少(段晓姣等,2013;陈静等,2012)。本文以梨形环鲤、鲫、鲂等的优质饵料,为湖底沉积的大量营养物棱螺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密度梨形环棱螺对水质以的清除开辟一条重要途径(Zhangetal,2012)。及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效果,旨在为富营养化水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隶属于软体动体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1材料和方法收稿日期:2013-09-261.1试验材料基金项目: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nycytx-49-09);国家支试验用梨形环棱螺采自湖北省公安县崇湖渔场撑计划

7、(2012BAD25B06)和行业专项(201203083)。生态沟渠,平均体重(1.91±0.27)g,体长(1.96±通讯作者:谢从新,1952年生,男,教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生0.13)cm,体宽(1.32±0.21)cm。试验前先刷净态、渔业环境与资源。E-mail:xiecongxin@mail.hzau.edu.cn作者简介:赵峰,1988年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池塘养其体表附着物,然后自来水中暂养24h,以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